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重走黃金路•再尋古驛站』采訪團雨中體會驛路風韻
2009-07-01 12:01: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馬士和 龐偉建 常擎旗 田澍良 劉超宇 李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在北紅村,村民用樹枝為記者演示木刻楞的建造方式。劉迪 攝
  東北網7月1日訊(大興安嶺日報記者 馬士和 龐偉建 常擎旗 田澍良 劉超宇 東北網記者 李富?) 6月30日,采訪團從二十五站出發,一路冒雨前行,途徑二十七站、二十八站、二十九站(北紅村),目前已抵達圖強林業局局址。出發時,連續一夜的陰雨依然淅淅瀝瀝地下著,路面被雨水衝刷得泥濘不堪,采訪團的車輛在顛簸中艱難地穿行在林間,很快就披上了一層『泥外套』,此時的林間道路,頗具當年古驛路的韻味,讓采訪團成員著實感嘆了一番。

  車輛行駛到二十七站大橋時,采訪團正巧遇到了住在附近的居民夏金滿。據夏金滿介紹,他從老一輩人那裡得知,古驛路上的二十七站原址就在大橋不遠處,並指給我們具體方位,但那裡現在已經無法進入,於是采訪團放棄了進入二十七站的計劃,繼續前行。

  隨後,采訪團抵達了圖強林業局二十八站林場。這裡北靠黑龍江、南臨額木爾河,四面環山、三面靠水的特殊地形使其林下資源和水產資源都極其豐富。209省道從林場經過,更為其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條件。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龍江第一灣、烏蘇裡淺灘等景點就在該林場轄區范圍內,目前該林場正籌劃著發揮地緣優勢、資源優勢和交通優勢,大力發展旅游業。

  就在采訪團即將進入位於漠河縣漠河鄉北紅村的古驛路第二十九站時,一段道路被昨夜的大雨衝塌,切斷了前行的道路。在搶修工人的幫助下,三十分鍾後,采訪團終於從臨時開闢的便道上通過,進入了北紅村。

  在1965年就已經建立的北紅村裡,大部分住房都是幾十年前蓋起的木刻楞,保持著極其淳朴的風貌。據當地村民介紹,目前該村的140餘戶居民主要以種地為生,日子過得還算殷實。

  17時,采訪團終於抵達圖強林業局局址,經過簡單休整後,明天,采訪團將向北極村進發。

責任編輯:路雲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