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6日訊 近日,新農鎮萬家村萬家水庫附近村民向記者反映,該段的松花江岸邊灘涂地被種滿了大豆、玉米等農作物。據村民介紹,灘涂地被改作耕地的面積大概在4500畝左右。
記者昨天來到新農鎮萬家村,穿過萬家村灌溉站來到萬家水庫。記者乘船從萬家水庫下水,十分鍾左右便來到了村民反映被承包給農民種植的灘涂地。據當地村民介紹,被種上莊稼的灘涂地主要有三塊,分別是萬家水庫北岸(松花江北岸)的2500畝左右,大瓮泉(團山沙場北岸)的1100餘畝和萬家水庫南岸(夾信子)的900餘畝,共計4500畝左右。
記者看到,這三塊灘涂地都已經被種上了農作物,綠油油的玉米、大豆長勢喜人,但記者在現場並沒有看到種地的農民。被種上莊稼的灘涂地靠近江面的岸邊,都已經變成了陡峭的立面,可以清晰地看到沙土層,並不時地有沙土滑落到江中。在萬家水庫北岸,船停靠在岸邊後,記者艱難地攀爬上岸後看到,緊挨著岸邊齊腰高的蒿草,就是種滿了大豆的灘涂地,附近孤零零地立著幾棵柳樹。村民告訴記者,這裡原先有不少的天然再生林,但被人將樹林砍掉後,都承包給了外村的農民種地了。記者看到,離此處不遠的江邊,還被人為地圍上了壩,圍出的灘涂地也被種上了農作物。
據該村知情村民吐露,這些灘涂地中,大部分是被租給了木蘭縣的農民。
據了解,《哈爾濱市河道管理條例》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有計劃地組織對河道內的現有耕地進行退耕還水、還草,保護好灘地植被;在河道管理范圍內,不得種植高棵樹木、農作物(護堤林、防浪林除外);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認真履行職責,加強河道工程養護,保持河道的整體功能,有計劃地營造護堤護岸林草,保護灘地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積。但據村民們介紹,這4500畝灘涂地的耕種行為幾乎沒有受到過任何部門的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