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齊齊哈爾市嫩江浮橋安全運行三年 每日通車千餘輛
2009-07-31 14:14:55 來源:生活報  作者:郭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嫩江浮橋側面。

  黑龍江新聞網訊 據生活報報道,近日,生活報連續關注哈爾濱公路大橋交通擁堵問題,尋求破解過江難題之道。在現實條件尚難改變的情況下,在松花江上搭建浮橋不失為緩解公路大橋交通壓力的一條『蹊徑』,此舉在黑龍江省部分江河已有成功范例。30日,記者來到齊齊哈爾市,實地踏訪已使用三年之久的嫩江浮橋。

  橋面感覺平穩

  30日13時,記者乘車從齊齊哈爾市區來到嫩江岸邊,一座浮橋映入眼簾,柏油路面一直延伸到上橋處。橋上車輛來來往往,碾軋橋面鋼板的『??』聲不時傳來,由於不是高峰時段,此時車流量並不大。距離浮橋200米處是已被停用的危橋——老嫩江公路大橋。

  嫩江水面平穩,人站在浮橋上絲毫沒有感覺搖晃,好像橋體不是浮在水中,而是牢牢地紮根在江底。橋面鋪的是拼接而成的鋼板,車行進在浮橋上有些顛簸,不過路面雖不平整,卻很抗碾軋。橋兩邊低處設有水泥隔離樁,高處焊著鐵欄杆作為圍擋。橋體每隔一段就有一根粗粗的錨繩,另一端大鐵錨將浮橋牢牢地拖住。


車輛行駛在嫩江浮橋橋面。

  花費200萬元已安全運行3年

  緊靠浮橋處有一條大船,這裡就是浮橋管護人員的辦公地點。船長張立有的家人都在哈市,自從浮橋建成投入使用後,他就帶著12個人長年工作在這裡。張立有所在的單位是黑龍江航運集團哈爾濱龍橋船塢公司,也是浮橋搭建單位之一。

  張立有向記者介紹了浮橋的搭建和管理的有關情況。他說,江一側是齊齊哈爾市的中心區,過江可去往齊市富拉爾基區、梅裡斯區、龍江縣等地,因此這段江面具有重要的交通地位。

  這段江面寬度在420米至450米之間,江水最深處6米至7米,最淺處1.5米至3米。2006年8月10日,這座浮橋建成通車,之前利用一個月的時間鋪設了上橋引道。橋體是用6個69米長的上世紀50年代退役下來的運輸船船艙連接而成,船艙是空的,為此特地用鋼梁做了加固處理,令橋面足以負重。橋面離水面1.2米左右,橋長將近420米,實際路寬約有9米,雙排車通行富富有餘。

  搭建浮橋造價是否很高?張立有介紹說,鋪設柏油路面引道用去約200萬元,船艙改造及搭建約200萬元。『400多萬元的投入較之建一座新橋要少得多,而且建橋只有了2天時間,每年的維護費用在100萬元至150萬元之間。』張立有說。

  車下了橋通過一段路就到了收費站,據收費站的副所長萬立新介紹,收費標准按六個車型收費,最低的2元,最高的70元,每天平均車輛通行數量一千多輛,以貨車居多。每天早晚通勤高峰時段,車流量大些。


 

  建浮橋

  省錢見效快

  據齊齊哈爾市交通局嫩江大橋管理處處長徐坤介紹,老嫩江公路大橋1935年興建,1995年經專家鑒定為危橋後停止使用,停用後使另一座剛投用的新大橋交通壓力增大,每天車輛排起長龍,市民反響很強烈。2006年,齊齊哈爾市政府決定搭建浮橋緩解新大橋的交通壓力。浮橋收費上繳財政後,再由財政支付給興建方用於浮橋利潤、還本和維修。

  浮橋管理涉及到車輛的通行安全,浮橋投用至今還沒有出現過事故,那麼管理者在浮橋使用上又有哪些措施呢?徐坤說,浮橋再大也有扛不住的時候,為此在橋頭設立了24小時檢查站,限制每個通行車輛載重在30噸以下,同時對車流量進行控制,避免車輛,尤其是大貨車集中上橋。

  江水進入汛期,橋體是否會受影響?徐坤說,因尼爾基水庫發揮水量調節作用,浮橋所在水域水量相對穩定,如果不是有特大洪水來襲,浮橋不會受到威脅。冬去春來,江面跑冰排時,可將浮橋拆開,放冰排通過。

  對於哈市松花江搭建浮橋是否可行,徐坤認為,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浮橋投入低、見效快,的確可以起到緩解兩岸交通的效能,是一種實用的應急措施。

首頁  上一頁  [1]  [2]  [3] 

責任編輯:於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