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阿木爾林業局打好『四張牌』 確保學習實踐活動得實效
2009-08-06 15:30:39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6日訊 大興安嶺地區阿木爾林業局緊緊圍繞生態功能區建設,堅持以推動產業發展、促進生態和諧、保障民生改善為著力點,立足自身發展實際,著力打好四張牌,在四個方面狠下功夫,學習實踐活動取得了實實在在成效。

  1、打好『項目牌』,在做強主導產業上下功夫。為充分發揮木材生產這一主導產業的支橕作用,使有限的木材資源實現效益最大化,林業局將木材生產、林木產品精深加工和境外采伐作為三個核心項目進行集中推進。一是做好木材生產項目。對局屬貯木場的3個工段、9個造材臺進行造材、量材全程業務監督指導,實行了數碼照相人員負責木材裝車照相和裝車現場稽查工作『一崗雙責制』,使木材生產產品質量合格率達到99%。推行經濟指標合同化、職工使用動態化、管理工作微機化的『三化管理』辦法,加大了對木材流失源頭的控制。采取公開競拍的方式,建立健全了『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制度,對木材剩餘物進行統一競價銷售,杜絕了木材剩餘物銷售中『暗箱操作』現象的發生。二是做足林木產品精深加工項目。為實現原木不出局,充分做大做強林木產業,對原有長纓木材加工廠實行租賃經營,對生產資源進行重組,盤活了細木加工閑置資產近百萬元,安排就業100人,年加工細木工板30萬張,實現產值近千萬元。引進戰略合作者大連晟峰木業,注冊成立了恆盛木業公司,項目總投資額2390.5萬元,現已加工臥房系列、櫥櫃系列、家具系列和建築用材等木制成品、半成品1,370立方米,創產值388萬元,上繳利潤50萬元。三是做強境外采伐項目。為不斷拓展生存空間,緊緊抓住境外采伐項目不放松,對境外采伐興安公司進行改制,采取委托經營的方式,將經營權委托給有多年從事境外采伐經驗的私營采伐工隊進行經營,實行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截至4月末,累計銷售木材136車,9780立方米,實現銷售收入750餘萬元,實現了搞活企業生產、促進資金回籠、完成進出口貿易額的『三贏』目標。

  2、打好『特色牌』,在做精綠色產業上下功夫。將發展接續產業定位於開發山特產品項目上,重點實施了野生漿果深加工、黑木耳液態菌研發、北極藍莓野生馴化和北藥種植等項目建設,不斷壯大接續產業。一是發展野生漿果經濟,在新興產業上尋求新突破。通過招商引資方式,與伊春鑫野公司達成合作協議,注冊成立了漠河縣『北極冰』藍莓酒業有限公司,投入基礎建設資金546萬元,將『北極冰』品牌的藍莓冰酒、乾紅和白蘭地等作為主打產品,進行野生漿果精深加工,已經在哈爾濱、北京等地建立了銷售網點。還將投資3558萬元,建設『北極冰』藍莓冰酒莊園,實現冰酒生產、旅游參觀一體化。目前,已將藍莓冰酒項目作為資源枯竭型地區經濟轉型項目,向國家發改委和國家中投公司提出申請,項目審核通過後,可以獲得國家補助和項目貸款,將為壯大野生漿果產業起到強力推動作用。二是做活食用菌產業,在已存項目上力求新發展。將發展黑木耳作為接續產業的主要項目,采取了基地化建設、規模化經營的方法,先後在局址、林場建立了26處黑木耳種植基地,成立了16個產業協會,組成21個經濟互助小組,定期組織開展生產互助性活動。積極與地區林科所合作進行新型菌種研發,建立了科木爾食用菌研究所,並開發建成了液態菌研發供應科技基地,為壯大黑木耳產業提供了技術支持和保證,拓寬了黑木耳產業的發展空間。今年,全局職工共養殖黑木耳3000萬袋,預計產量可達120萬公斤。三是做大北藥和綠色食品開發業,在發揮區位優勢上做足新文章。在2007年試種3.1萬株『美登』藍莓取得成功的基礎上,今年進一步加大了藍莓種植基地擴建力度,以局中心苗圃和原蔬菜基地為核心,建立了30畝藍莓種植示范基地和5畝繁育基地,將藍莓種植項目直接輻射到六個林場,建立起綜合面積達120畝的人工『美登』藍莓種植、種苗繁育供應示范園區。將北藥新品種開發作為綠色食品的主打產業,分別在6個林場建設人工種植與野生馴化相結合的藥材種植示范基地,形成了興安林場水飛薊、龍河林場黃?和依林林場五味子三個種植基地,全局種植水飛薊、五味子等北藥10個品種408畝。成立了大興安嶺額木爾綠色山特產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注冊了『額木爾河』牌商標,先後有44個產品經國家審批被評為無公害產品,有10個產品被評為有機產品,林業局被定為全區無公害農產品一體化及無公害農產品標志推廣與監督四個試點單位之一。


 

  3、打好『生態牌』,在做優生態工程上下功夫。始終把保護生態環境,加強生態建設作為林業局發展的根本,堅持做到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實現青山常在,永續利用。一是抓資源保護,實現『雙增長』。建成8個管護責任區,形成了遠山設卡、近山管護、機動巡護和家庭承包等形式多樣的森林資源管護格局。對轄區內資源管理、森林防火、病蟲害監測、野生動植物保護、林下資源開發和發展自營經濟等全面實行家庭管護承包,共設立民營管護站點46個。加強對嶺峰自然保護區的建設,累計投入120萬元專項資金,先後建立永久性歐式管護站3處。開展生態型文明林場創建活動,廣泛開展植綠護綠行動。近5年來,全局木材產量累計減少36萬立方米,活立木淨生長15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增長到85.56%,為森林資源的繁育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二是抓森林防火,實現『零火災』。始終將森林防火作為林區第一件大事堅持抓在手上不放松。建立完善了森林防火八大系統工程圖和兵力布防圖,成立了專業撲火隊、快速撲火小分隊、水泵滅火隊、撲火預備隊和群眾撲火隊五支隊伍。采取加強防火宣傳、層層簽訂防火責任狀、領導包片等措施,對森林防火工作做到嚴防死守,取得了連續22年未發生重大森林火災的優異成績。三是抓旅游產業,實現『多模式』。規劃了五條旅游線,即:抓好千裡綠色景觀長廊建設工程,借助『神州北極村、中國龍江源』主體旅游項目建設的機遇期,把『呼中—阿木爾』段公路兩側的景觀通道建設好,形成景點相對集中的休閑景觀帶,實施『景觀游』;深度開發嶺峰自然保護區和興安口岸等景點,建設中國最北、動植物種類繁多的AAA級生態動植物園,設立旅游專線,實施『觀光游』;構思好『北極冰』藍莓冰酒莊園和額木爾河堤休閑娛樂廣場以及黑龍江、額木爾河、二龍河漂流開發項目,提昇旅游品味,實施『風情游』;結合行業特點,將恆盛木業公司、貯木場建設成為工業性參觀項目,實施『工業游』;結合特色產業發展實際,將『北極冰』藍莓酒業和紅旗黑木耳養殖基地作為旅游示范點,實施『產業游』。

  4、打好『民生牌』,在做細民生工程上下功夫。堅持從百姓利益出發,努力為群眾辦好事、解難事、做實事,實施『三大工程』建設,促進民生改善。一是實施『安居工程』暖民心。實施1.5萬平方米棚戶區改造項目,將政策向生活困難職工、居住危房職工以及林場一線職工傾斜,為309戶困難職工、居住危房職工等解決住房問題。二是實施『水暖工程』解民難。重點對鎮內樓房區和人民街平房區供水、供熱系統實施改造,根據水源水質情況,建設高標准的飲用水處理設施,徹底解決飲用水不達標問題。目前,林業局已向上爭取資金587萬元,自籌資金近450萬元用於供水供暖設備改造,將極大改善群眾飲水和供暖質量。三是實施『致富工程』除民懮。推進『家庭致富工程』,將329戶相對貧困的『低保』家庭作為重點幫扶對象,選樹5個單位和20個家庭作為發家致富典型,幫助和扶持困難家庭發展特色經濟。實行『全免全補』政策,對貧困家庭學生提供寄宿生活費補助,將1640名群眾納入社會醫療保障,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實際問題。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