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6日訊 北安市城郊鄉在開展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試點工作中,嚴格遵循規定動作,積極探索自選動作,切實加強學習,深入征求意見,努力促進科學發展。
1、『兩種形式』抓學習,著力提昇學習效果。針對鄉機關黨員和農民黨員的不同特點,因人而宜,設計靈活新穎、切實管用的學習方法,編印了《城郊鄉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百題問答》。對鄉機關黨員實行『四個一』制度,即每日一題,要求黨員乾部每日研讀一題,次日進行提問;每周一講,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和各站所負責人,每周對黨員乾部進行一次專題輔導;每月一考,每月對所學內容進行一次集中考試,檢驗學習效果;每季一賽,舉辦一次全鄉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知識競賽,鞏固學習效果。對農民黨員實行『四學』,即有職黨員帶學,在村級『兩委』班子任職的黨員帶頭學習、帶領其他黨員學習;無職黨員聯學,對居住地較分散的無職黨員,組織黨員互相聯系,以屯為單位聯合學習;文盲黨員幫學,由文化程度較高的黨員幫助文化程度較低或文盲黨員學習;外出黨員送學,由村黨組織以郵寄資料的方式督促流動黨員學習。全鄉組成聯學小組47個,結學習對子51個,為35名外出流動黨員郵發學習資料120餘份。
2、『五個進入』抓調研,准確為發展把脈。圍繞全鄉重點任務和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采取『五進』方法,深入村屯開展調查研究。一是進入村屯,了解村經濟發展現狀;二是進入農家,了解農戶所思所想所盼;三是進入大院,了解農村文化建設現狀;四是進入項目,深入基本農田改造、大鵝繁育、棚室生產等國家扶持項目基地,了解項目進展、建設和落實情況;五是進入田間,深入地頭了解農業生產現狀,廣泛征求群眾對鄉村發展的意見建議。共召開座談會18個,下發調查問卷500份,征求並梳理出3個方面30條意見建議。在廣泛調研基礎上,進一步完善鄉村經濟發展思路,確定了『東牧西菜、重建生態』發展戰略,實施『三個擴大』,即擴大名優新特蔬菜品種,擴大奶牛規范化養殖規模,擴大優質大豆連片種植面積,大力發展圍城經濟。
3、『七個突破』抓發展,全力推進新農村建設。一是在試點村建設上搞突破。集中力量把建民村打造成為省級新農村建設示范樣板,抓好2個市級試點村建設工作,整體推進新農村建設。二是在土地規模經營上搞突破。依托3個農機合作社,組建基本農田改造工程公司,加快土地流轉速度,發展規模化、集約化經營。三是在項目建設上搞突破。積極推進萬畝低產田改造、秸稈固化廠、千頭瘦肉型生豬場、沼氣站建設等重點項目,以項目帶動發展。四是在招商引資上搞突破。發揮守城靠城、閑置場房、閑置土地和蔬菜深加工優勢,多渠道開展招商,年內力爭引資2000萬元,借助外力加快發展。五是在畜牧養殖上搞突破。建設2個高標准奶牛養殖小區,加快肉鵝養殖孵化、肉豬繁育基地建設,大力發展銀狐、貉子、鵪鶉等特色養殖。六是在特色品牌上搞突破。開設銷售網點、擴大生產規模,全力打造『新維牌粘豆包、聖園牌油豆角絲、曉旭牌粘玉米等品牌,提高農副產品市場競爭力。七是在黨建創新上搞突破。把學習實踐活動與創建發展型領導班子、加強領導班子作風建設、深化黨員『三個代表』責任區活動結合起來,鄉班子成員每年幫助所聯系村研究1個致富項目,每周下村1天,幫助協調解決發展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