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精細勘探科技創新 50歲大慶油田舒展奮進豪情
2009-08-18 11:25:4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新聞網訊 據黑龍江日報報道,巍峨莊嚴的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和古朴現代的大慶油田歷史陳列館,是聳立在松遼大地上的一座座不朽的豐碑,記錄著大慶人堅實的足跡,抒發著大慶人奮進的豪情。盛夏之際,記者步入這片聖地,品讀鐵人歷史,暢享科技魅力。一座光芒四射的大慶油田正向我們走來……

  50年前荒原崛起石油城

  50年前,在這片荒涼廣袤的大草原上,走來豪邁的石油大軍,他們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演繹著神奇,徹底改變了中國貧油落後的面貌。

  1959年9月26日,這一天,將永遠鐫刻在中華民族的史冊上。『松基三井』噴出工業油流,油流滾滾,人們歡呼雀躍……大慶油田誕生了!

  1960年初,大慶石油會戰開始了。廣大石油乾部職工以藍天做被,以大地當席,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中,迅速探明了一個面積達860多平方公裡、儲量達22.6億噸的特大油田!

  1960年6月1日,大慶油田首列原油外運!

  1963年12月3日,周恩來總理向全世界宣告:由於大慶油田的發現和建成,中國需要的石油已經基本自給,中國人民依靠『洋油』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老一輩石油工人,以自己的錚錚鐵骨,踐行了『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崇高誓言。他們用汗水和生命築就了國家頭號大油田!

  在那場氣吞山河、波瀾壯闊的石油大會戰,誕生了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它擎起了我國工業戰線的一面鮮艷的紅旗。

  如今,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已深深融入到大慶人的血脈之中。激發著大慶人的創業精神,鼓舞著大慶人奮勇前行。

  大慶油田源源不斷地為共和國輸送工業血液。50年間,大慶油田累計生產原油20億噸,裝在60噸的油罐車裡直線排列可以繞赤道10圈。大慶油田連續27年保持5000萬噸以上高產穩產,享有『共和國加油機』的美譽,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注入了不竭的動力。50年間,大慶油田的名字時刻與共和國的發展緊密相連,她的成長始終與新中國的振興息息相關。大慶油田的激情創造和卓越貢獻,融入國家和民族的永恆記憶中。

  走出去科學發展譜新篇

  松基三井噴油的壯闊畫卷似乎還在眼前。它再現了當時我國人民期盼國家富強繁榮、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強烈心聲。在以後的日子裡,這種場面無數次地出現過——

  大慶油田年產原油千萬噸、大慶油田原油產量實現5000萬噸、大慶油田原油產量5000萬噸以上穩產……每一次輝煌都是對『松基三井噴油』的回應和繼續。

  大慶人在大慶外圍找大慶,在大慶底下找大慶的願望得以實現。大慶油田組織了徐家圍子深層天然氣勘探會戰,所有參戰的隊伍以鐵人為榜樣,戰酷夏、斗嚴寒,克服了無數難以想象的困難,目前已完成50餘口深探井的施工任務,已提交1000億立方米天然氣儲量,終於發現了我國東部的一個大氣田。

  在完成對俄卸油管線施工的『南三工程』中,大慶人是在與秒針賽跑的緊張氛圍裡進行的。大慶建設者們在有限的時間內,在有限的空間內,在有限的操作面上,不僅保質保量地完成了油系統、污水系統、消防系統等相關配套系統建設,而且創造出令人震驚的『南三速度』。

  大慶油田積極實施『走出去』的戰略,大慶石油鐵軍已經把市場開拓到太平洋彼岸,工程技術服務和產品銷售遍布國內29個省市自治區,已有300多支隊伍打入全球五大洲近28個國家和地區,外部市場收入達60多億元。鐵人生前帶過的1205鑽井隊的旗幟已在國際市場上高高飄揚。

  創建百年油田,大慶人責無旁貸。他們牢牢把握和諧、發展這兩大主題,以高科技打好新時期新會戰,努力實現原油4000萬噸持續穩產,實現整體協調發展,踐諾『大慶油田,為祖國加油』的神聖使命。


 

  二度誓師打響高科技新會戰

  2008年,大慶人擂響了用高科技打好新會戰,向原油4000萬噸持續穩產目標邁進的激昂戰鼓。

  如果說,大慶油田的第一次創業影響甚至改變了中國乃至世界石油供求格局,成為支橕東方大國崛起的力量。那麼,今天,作為全國最大的石油生產基地,大慶油田以原油4000萬噸持續穩產為突破口,創建百年油田,與國民經濟的未來發展休戚相關。

  實現原油4000萬噸持續穩產,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生動實踐,是為國加油、為國分懮的有力行動,是大慶油田再鑄輝煌的新起點。

  2008年7月16日,這是一個永遠載入大慶油田史冊的日子。就在這一天,大慶油田高科技新會戰萬人誓師大會隆重舉行。這次誓師大會,與1960年4月29日那場萬人誓師大會相距48年。穿越的時空,奮斗的歷程,輝煌的偉業將雄辯地證明:這是開啟大慶油田又一段光輝歷史的標志性瞬間。

  歷史選擇大慶,大慶不負重托。祖國選擇了大慶,大慶莊嚴承諾:『讓我們從這裡出發,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沿著科學發展觀指引的方向,高唱我為祖國獻石油的主旋律,在實現原油4000萬噸持續穩產的奮斗中,在推進整體協調發展的進程裡,在創建百年油田的宏偉征程上……』

  鑽井施工現場。楊佔剛攝

  『高科技新會戰』的誓詞還在耳畔激蕩,大慶人又踏上了新的戰場。

  新時期的新會戰,高科技的新會戰,已經如火如荼地展開。『五大戰役』正在全面打響:以實現儲采基本平衡為目標,打好油氣勘探攻堅戰;以實現采收率60%為目標,打好老區精細挖潛攻堅戰;以加快低效難采儲量動用為目標,找好外圍有效開發攻堅戰;以形成重要產量接替區為目標,打好海-塔盆地增儲上產攻堅戰;以打造一批名牌企業為目標,打好以技術進步推動產業昇級的攻堅戰。

  物探公司正在『大慶底下找大慶』,為油田老區剩餘油挖潛尋找依據。鑽井一公司半個月進尺一萬多米,正在慶深氣田上大展拳腳。開發系統快馬加鞭。老區的采油廠在想如何控制產量遞減,外圍的采油廠在研究如何上產,為了確保原油4000萬噸持續穩產,大家正在一個區塊一個區塊地分析,一個層系一個層系地研究,一口井一口井地摳……

  不同專業、不同崗位的人們,從地面到地下立體化鋪開,在大慶油田廣闊的探區上演著一場不見硝煙的大決戰。

  科技蓄勢,提檔加速。大慶油田正在譜寫春天的詩篇。

  50歲的大慶油田正當壯年!

  【鏈接】

  關鍵詞:世界級

  我國最大的石油生產基地大慶油田已累計生產原油突破20億噸,相當於為全國13億人口人均約提供1.5噸油。佔全國同期陸上油田原油總產量的40%以上,已建成世界級大型石油生產基地。

  關鍵詞:增油量

  2002年至2008年,大慶油田通過打好老區精細挖潛攻堅戰,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三次采油基地,三次采油連續7年保持原油1000萬噸以上穩產,累計增油量相當於找到一個儲量上億噸的新油田。

  關鍵詞:接替技術

  大慶油田堅持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發展道路,累計取得科技成果1萬多項。形成一整套陸相石油地質理論和非均質大型砂岩油田地質開發理論及工程技術系列。目前,大慶油田正在進行四次采油技術超前儲備,自主發明的泡沫復合驅油技術已進入現場試驗,有望成為大慶油田後期開發的主要接替技術。

  關鍵詞:產氣區

  近年來,大慶油田相繼在松遼盆地北部中淺層、海拉爾盆地以及松遼盆地北部深層的天然氣勘探取得重大突破。海拉爾盆地已探明儲量2億噸,成為松遼盆地以外又一生產基地。松遼盆地深層已探明2400多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儲量規模,使大慶油田成為我國東部陸上第一大產氣區。2008年,又提交石油探明儲量2.67億噸、控制儲量1億噸、預測儲量2.55億噸,天然氣預測儲量500多億立方米。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邵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