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2日訊 天氣涼爽的哈爾濱又迎來了旅游旺季。近期,多位外地游客給本報打來電話,對哈市咪表停車場最低100元面值停車卡提出質疑,他們認為這種設置欠缺人性化。
幾天前,王先生和朋友駕車從長春來哈游玩,在道裡區索非亞教堂附近的停車場停車時,一位工作人員告訴他此處是咪表停車場,必須用咪表卡付費停車。王先生諮詢得知,停車卡最小面額的是100元。也就是說,想在這停車,至少先存100元。停一兩個小時的車,就得買一張100元的卡,王先生很不情願。雖然,停車場的員工解釋這個卡沒有有效期,可以用好多年。但是王先生表示,他們是來旅游的,不是在這裡工作,交了這次幾塊錢的停車費,卡裡剩下的錢怎麼辦?這等於停一次車就得花100元。
對於王先生遇到的情況,記者對哈市多個咪表停車場進行了走訪。19日,記者來到位於國民街上的咪表停車場。經詢問停車場的收費人員得知,在這裡停車每小時需6元,必須用咪表停車卡付費,卡分為三種面值,100元、200元和300元。如此大的面值何時纔能用完?該工作人員表示,『沒關系,反正停車卡沒有有效期,用到什麼時候都行。』
隨後,記者又走訪了頤園街、曼哈頓、燕莎等地的咪表停車場,情況與國民街一樣,咪表停車卡最小面額為100元。
曾經和王先生有過同樣經歷的劉女士表示,這種收費方式過於死板,缺乏人性化。設置咪表停車場是為了規范停車場的收費管理,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只設置大面額的停車卡,削弱了讓消費者選擇的權利,等於強迫消費。
記者從哈市消協了解到,他們接到多起關於『咪表』的投訴,投訴內容除了反映咪表卡面額過大外,還包括『咪表』吃費、『咪表』卡消費不透明、涉嫌違法處罰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