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8日訊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以來,愛民區委針對街道、社區、農村和新經濟組織四種不同性質的試點單位,本著『突出特點、破解難點、打造亮點』的原則,抓住關鍵環節,堅持突出『四個貼近』,做到『四個增強』,認真組織開展好試點工作。
一、貼近基層,增強黨員參加活動的自覺性。按照全體黨員參與、所有群眾知曉的要求,運用『三個載體』,在宣傳動員上力求『廣』。一是發放『便民』連心卡。居民通過『便民』連心卡,隨時可以與社區聯系,解決疑難,為參加活動提供了方便。通過入戶宣傳,面對面動員,調動了黨員群眾參加的積極性。二是打造遠程教育平臺。依靠遠程教育載體,組織村、社區、企業黨員集中觀看關於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內容的資料片,做到先學先懂,示范帶動。三是組織專題演出。充分發揮『夕陽紅』老年秧歌隊、社區文藝隊的號召力,組織黨員群眾自編自演文藝節目,以喜聞樂見的形式營造大家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
二、貼近實際,增強試點工作的可行性。針對參學單位點多線長面廣,黨員文化水平參差不齊的實際,將分類指導作為一條基本原則貫穿活動始終,使學習實踐活動緊貼實際,有的放矢,簡便易行。一是活動方案分類『制』。在各試點單位動員會召開前,區委試點工作指導組就進駐各試點單位,通過調查研究,詳細了解試點單位的特點,提出不同的活動要求和操作方法,精心制定『1+4』工作方案,即:區委一個總方案和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村黨支部、新經濟組織四個分方案,精心設計4套活動流程圖,細化目標任務,做到方法步驟一目了然,簡便直觀。二是目標要求分類『定』。堅持因人制宜,分類施教,區別社區、農村、新經濟組織的不同性質,區別黨員領導乾部和普通黨員的不同職責,區別普通黨員和流動黨員的不同情況,分別確定學習內容、時間,活動主題和載體,努力做到貼近實際。如對街道、社區機關黨員乾部要求認真學習兩本必讀書目,對農村、企業黨員只要求學習重點篇目和簡易讀本。三是突出問題分類『找』。街道、社區黨員乾部側重解決服務意識不強、工作作風不實的問題。村『兩委』班子和農村黨員側重解決村集體經濟脆弱、黨員『雙帶』能力不強、先鋒模范作用不明顯等問題。新經濟組織側重解決合法經營、自主創新、保障職工權益、服務產業發展等方面的問題。
三、貼近黨員,增強試點工作的針對性。針對黨員文化水平普遍較低、思想差異較大、流動黨員多、工學矛盾突出、組織集中學習難的實際,在學習形式上力求『活』。一是『幫學』,破解基層黨員文化程度低的難題。針對部分黨員年老體弱、行動不便、文化水平低的特點,采取『四上門』即宣傳動員上門、學習資料上門、學習輔導上門、征求意見上門的專人『幫學』的方法,確保學習不留空白、不留死角。二是『擠學』,破解工學矛盾大的難題。農村黨員采取『閑時多學、忙時少學,陰雨天多學、晴天少學,晚上多學、白天少學』的方式組織學習,做到學習時間有保障,生產勞動不影響。企業采取班前班後間隙學、替班倒班分散學。企業黨員立足崗位發揚『在崗一分鍾負責六十秒』的職業精神,用高度負責的工作態度踐行科學發展觀。三是『寄學』,破解流動黨員多的難題。針對流動黨員多的實際,建立流動黨員信息平臺,向流動黨員寄一封公開信,一本學習資料,一份征求意見表,要求每位流動黨員做到『四個一』,即抽一定時間學習科學發展觀知識,寫一篇學習心得體會,提一條科學發展的意見和建議,每一階段進行一次聯系反饋,努力使外出務工黨員的參學率全覆蓋。四是『助學』,破解黨員結構雜的難題。制作隨身學習卡片,摘抄通俗易懂的學習要點,分發給年紀較大的社區黨員。企業和農村忙於生產的黨員,引導大家在學中乾,在乾中學,提高學習效率。試點單位之間還通過經驗交流、知識競賽、聯誼討論、互幫共建等形式,開展互助學習,取長補短,互通有無。五是『送學』,破解集中學習難的難題。區委學習實踐活動辦公室成立了由高級知識分子組成的客座教授宣講團和由科級以上乾部組成的業餘講師團,深入試點單位上黨課,聘請專家、教授做專題報告。
四、貼近群眾,增強試點工作的實效性。把解決問題作為試點工作的重點,從問題入手破解發展中的難題。一是創黨建品牌,構建和諧社區。鐵北街道黨工委在樓院黨支部中組織開展了創建『紅色責任田』黨建品牌活動,相繼推出了『上門認親』、『文明傳贈』、『民意快車』、『夕陽燦爛』、『奉獻社區』五個『產品』作為落實『紅色責任田』黨建品牌創建活動的具體措施,把社區黨的建設推向一個新的高度。二是抓好特色產業,助農民走上富裕路。為了解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問題,北安鄉豐收村兩委班子經過多方面的考察調研,了解市場需求,聘請農業專家和技術人員對本村的土壤結構、氣候環境、種植條件等進行了科學的分析論證,最終確定把種植粘玉米作為村特色產業,以千畝粘玉米種植項目為重點進行試種植,經過一年的試驗後在全村推廣,今年種植面積達到了2000畝。豐收村通過成立粘玉米專業合作社、注冊『豐收粘大棒』牌商標、以股份制形式吸收村民入股籌集資金建冷藏庫、對粘玉米進行深加工增加產品的附加值等科學發展手段,使農民們走上了富裕路,成為遠近聞名的『粘玉米』專業村。三是互助共建,共享發展成果。區委從解決企業生存發展問題入手,幫扶企業渡難關。建立四個班子領導聯系企業制度,區委常委與企業進行結對聯系,幫助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企業發展壯大,不忘回報社會。林海石油打撈工具有限公司切實把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落到實處,出資幾十萬元修路、種植樹木、無息借款為職工購買新房、獎勵住房、為職工從過去交兩險增加到現在的五險,解決了職工後顧之懮,造福一方百姓,大大調動了職工爭先創優的積極性,公司生產利潤比去年同期增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