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大慶市著力建設五大基地推動科學發展
2009-08-28 16:35:05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28日訊 今年是大慶油田開發建設50周年、建市30周年,經過50年的開發建設,大慶成為世界一流的大油田,創造了原油產量、上繳稅費和原油采收率『三個第一』,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支持國民經濟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新的歷史時期,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大慶發展的主題。在國家、黑龍江省委以及中石油集團的大力支持下,大慶市積極探索可持續發展道路,努力建設石油、石化、裝備制造、農副產品深加工、現代服務業五大基地,全力推進城市轉型,使大慶開始步入科學和諧跨越發展的軌道。2008年,非油經濟實現增加值772.4億元,油與非油經濟比例已由2001年的76.1:23.9調整到60.8:39.2。

  一是創建百年油田,建設石油工業基地。大慶是我國最大的石油生產基地,肩負著確保國家能源戰略安全的政治責任。2000年大慶油田提出創建百年油田的戰略目標,從今年開始中央要求大慶的原油產量要在4000萬噸這個臺階上再穩產十年。市委、市政府堅持把服務油田持續穩產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堅持『發展共謀、責任共擔、城鄉共建、穩定共抓』,全力支持油田企業擴大油氣勘探范圍,增加可采儲量,加快天然氣開發利用,實現油田持續有效發展,夯實提昇國家石油產業基地,大力推進『百年油田建設』。2008年石油行業生產原油4020萬噸,實現增加值1448億元、增長7.8%。今年上半年,生產原油2015.4萬噸,實現增加值423.7億元。

  二是做強石化產業,建設石油化工基地。利用中石油產業政策,推進大項目,搞好深加工,支持石化企業搞好120萬噸乙烯改擴建、30萬噸聚丙烯等項目建設,到『十一五』末石化產業實現銷售收入1300億元以上,建成以百萬噸級乙烯、聚丙烯、甲醇、復合肥和大型芳烴裝置為主要標志的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2001年以來,先後建成投產30萬噸聚丙烯等24個石化大項目。目前,以120萬噸乙烯改擴建為龍頭,120萬噸焦化等10個項目正在建設。2008年規模以上石化行業完成增加值160.3億元,增長16.5%。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石化行業完成增加值130.7億元,增長21.6%。

  三是搶抓有利機遇,建設裝備制造基地。抓住中石油集團把大慶列為裝備制造業基地有利契機,力爭用5年時間達到全國最大、百億元以上的規模。依托油化企業,突出鑽探、采油和煉化三大領域,重點建設高新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鐵人工業園區三個裝備制造產業園區,打造乘風莊、王家圍子、龍鳳三個專業化生產基地,構建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目前全市共有規模以上裝備制造企業199家。2008年全市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實現銷售收入67.7億元、增長17.4%,實現增加值21億元、增長28.4%。今年上半年,全市裝備制造業實現銷售收入39.8億元、增長94.9%。

  四是放大比較優勢,建設農產品加工基地。充分發揮農業資源富集優勢,整合放大乳肉產業為主的畜產品深加工集群、米豆產業為主的糧食深加工集群、葦麻產業為主的紙紡深加工集群,全力打造國家重要農牧產品加工基地。2001年以來,建設了伊利、日月星等投資億元以上農產品加工項目32個,全市已有市級以上龍頭企業47家,奶牛存欄達到36.9萬頭,形成了糧、肉、乳、羽、飼料和中草藥六個產業。2008年農副產品加工業實現增加值23.8億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548.9元。今年上半年,農副產品加工業實現增加值14.4億元,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3428.3元。

  五是依托高新區,建設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大慶擁有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先後引進建設省化工研究院、省農科院等48個科研院所。闢建軟件、精細化工、玻璃、橡膠等20個專業園區,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科技產業,全市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374家,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47%。大慶是國家服務外包產業示范區,正在加速發展以石油工程技術、軟件開發與信息處理服務為重點的服務外包業,闢建了服務外包產業園、黑龍江軟件園,入駐企業100多家,年產值達到20億元。黑龍江省闢建哈大齊工業走廊,大慶市累計啟動面積36平方公裡,開工建設項目265個,總投資283億元,已經投產項目148個。全市已有10戶企業在境內外上市。2008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137億元,增長18%。今年上半年,實現增加值84億元,增長18.3%。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