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8日訊 佳木斯市在學習實踐活動中,緊緊抓住推進科學發展的有效載體,深入推進『十項重點工程』,把科學發展的目標任務落實在一項一項的具體工程上、一個一個的具體項目上、一件一件的具體事情上,有效推進了問題整改。
1、突出爭取國家政策支持,深入推進大項目牽動工程。爭取哈佳同快速鐵路、同江中俄鐵路大橋、佳木斯機場新建、前撫鐵路、撫遠機場、航電樞紐等項目獲得國家資金支持;依托『四機一纜』優勢骨乾企業,加快新產品開發力度,擴大生產規模;依托益海糧油、一季付士米業、雨潤生豬等農業龍頭企業,加快深加工步伐;大力發展新型水泥、優質玻璃、海綿鈦等新型材料及礦產品開發產業;建設華電佳木斯供熱擴造工程,加快風電、水電和生物質發電等新能源項目開發建設;依托佳紙等企業和各木材加工園區,加快造紙及木材深加工項目開發建設。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力求突破150億元,重點項目當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力求達到80億元。
2、堅持實施四大戰略,深入推進工業跨越發展工程。堅持工業經濟三年翻番的目標不動搖,確保大企業翻番、民營經濟跨越、優勢產業集群化和項目建設園區化四大戰略繼續穩步實施。力爭年經營額超億元的民營企業由47戶增加到55戶,千萬元以上民營企業由418戶增加到480戶。加大工業企業調整改造力度,加快優勢產業集群化步伐。力爭今年區域內配套中小企業達到100戶。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力爭實現44億元,同比增長15%;銷售收入實現200億元,同比增長22%;利稅實現12.4億元,同比增長9%。
3、圍繞提高糧食產能,深入推進現代農業綜合開發試驗核心區建設工程。以大型機械化推進土地規模化、集約化,今年全市土地規模化經營面積新增300萬畝,達到700萬畝以上。大力發展畜牧業和水產養殖業,提高糧食過腹轉化增值能力。鼓勵發展一批跨區域的專業合作組織,加快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堅持區域一體化發展,努力在場縣共建上有新突破。積極探索市縣和林管局、林業局合作之路。繼續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啟動第二批『百鄉千村』試點工作,積極開展村企共建、部門幫建、政府引建、場縣共建、試點帶建等有效幫建形式,促進農村社會全面進步。
4、以沿邊開放帶建設為契機,深入推進大口岸通道建設突破工程。突出打好同江鐵路大橋和黑瞎子島綜合開發這兩張牌,加快口岸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江中俄鐵路大橋建設力爭早日開工;黑瞎子島綜合開發建設功能定位爭取國務院批復,做好基礎設施項目前期工作。積極面對俄羅斯政策調整帶來的不利影響,堅持基地先行、園區跟進、產業優化、基礎支橕的原則,加快推進對俄進出口加工園區建設,全面提昇沿邊開放水平。加快深化中俄人文交流與合作,積極推動教育、醫療、旅游、文化、體育等各領域的交流合作。到今年末,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突破25億美元。
5、以『七城同創』為目標,深入推進城市建設改造工程。圍繞創建國家園林城、衛生城、環保模范城、平安城、雙擁模范城、創新城和創業城,全面提高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經營水平,努力把佳木斯打造成為秀氣、靈氣、洋氣、漂亮,幸福指數較高的快樂型城市,叫響『全國十大新天府』的城市名片。進一步加大城市棚戶區和農村危房改造力度,提高住房保障水平,並繼續加大基礎管網建設,確保中心城區供水、棚戶區改造、集中供熱和統一管道天然氣供應年度任務的完成;進一步集中力量改善交通狀況,加強營運中巴車和停車場管理,解決百姓出行難和出行安全問題;圍繞迎接建國六十周年和省運會的召開,進一步加大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力度。
6、全面提昇服務水平,深入推進高端服務中心及項目建設工程。加強各類科技園區、科技創新體系和平臺建設,加快高端科技中心建設;積極申報赫哲族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深入挖掘和展示東北小延安文化,抓好博物館、圖書館、廣電大廈等文化基礎設施項目,加快高端文化藝術中心建設;實施『名學科、名校、名師』建設工程,加快高端教育服務中心建設;打造名牌專科和優勢品牌,加快高端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建設;豐富四個旅游節慶活動內涵,把跨國游、界江游做大,加快高端旅游中心建設;全力做好全省運動會籌備工作,提高承辦大型體育賽事能力,加快各項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高端體育中心建設;著力抓好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和域外金融機構的爭取引進工作,加快高端金融服務中心建設;依托節會舉辦各類專業性會展,抓好各類區域性中心大市場建設,加快高端商貿會展中心建設;抓好佳木斯浦東貨運樞紐站、安慶物流園區和農副產品物流園區等建設,加快高端物流中心建設;籌建中國博士後三江糧食生產示范區科研成果轉化基地,加快高端人纔中心建設。
7、著力解決涉及群眾利益的難點熱點問題,深入推進民生工程。全方位擴大就業,爭取全年城鄉新就業突破12.5萬人,完成各類培訓8萬人,爭取再為5000人提供小額擔保貸款;企業養老保險擴面7500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7萬人;下大力氣解決低收入群體住房困難問題,建設21萬平方米經濟適用房;將保障范疇由低保家庭全面擴大到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完成12000戶;完成棚戶區改造100萬平方米;『雨中送傘』工程解決110棟住宅樓房的9萬平方米屋面漏雨問題;改造舊小區4.5萬平方米;深入開展文明創建活動和全民健身運動,加快群眾健身基礎設施建設。
8、突破改革發展難題,深入推進改革攻堅工程。在國企改革上,繼續做好東風造紙廠、聯合收割機廠、飼料公司的政策性破產工作,力爭將現有5個戰線留守處合並為1個全市統一的留守中心,負責全市所有改制企業的善後工作。在農村綜合改革上,鼓勵支持農民以轉包、出租、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大力發展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進一步加大農村服務體系建設力度;全面完成集體林權改革任務,擴大國有林權改革試點;爭取建立市級農村合作銀行,創辦新型農村金融組織8個以上,初步建立起支農金融服務體系。在事業單位改革上,總結湯原縣試點工作經驗,全面推進並完成各縣(市)事業單位改革工作。繼續深化建設、交通戰線事業單位改革,啟動教育、衛生、文化系統事業單位改革,適時推進其他市級事業單位改革工作。
9、以深化環境品牌創建為統領,深入推進環境優化工程。進一步加強行政服務中心建設,優化審批工作流程,提高行政審批效率,重點抓好對重大投資項目的審批服務。著力整治和打擊商品房銷售和物業管理中存在的合同欺詐、霸王條款等問題。集中開展對涉企執法檢查、上路執法、中介組織等三個專項治理整頓活動,努力使企業和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得到有效治理。深入開展『建設高效機關,服務重點工程』主題實踐活動,提昇機關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
10、圍繞『平安佳木斯』創建,深入推進社會穩定工程。組織開展嚴打整治專項行動,堅決遏制刑事犯罪和社會治安案件發生,維護正常市場經濟秩序。大力推進全市視頻監控系統三期工程建設,擴大市區視頻監控系統覆蓋面。推行農村治安聯防和治安承包,推廣農村治安保險,擴大平安建設覆蓋面。突出抓好矛盾糾紛和不穩定因素排查調處,把影響企事業單位改革、城市建設改造和重點項目建設等矛盾和問題化解在當地,解決在萌芽狀態。做好越級到省進京上訪就地穩控工作,確保重大政治活動和敏感期信訪穩定。加大清理化解信訪積案力度,提高重點信訪案件和上級交辦信訪案件辦結率。大力加強社會管理和公共安全應急體系建設,提高對突發事件和社會風險的預警應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