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西市采取三項措施推進領導乾部轉變工作作風。一是廣泛征求意見,找准問題差距。市委常委班子召開了不同層次、各界人士參加的座談會,廣泛征求意見,找准群眾反映比較突出的個別乾部精神不振,缺乏事業心、責任感和乾事創業激情;思想解放還停留在口頭上,理論上在行,實踐上不在行;有的服務意識差,衙門作風嚴重,弄權謀利,投機鑽營;有的牢騷滿腹,專挑別人毛病,不乾事專整事,甚至寫匿名信,告黑狀;有的缺乏實乾精神,盡職盡責意識不強,使決策在部署中打折、在落實中走樣,最後導致在一片落實聲中落空;有的不把主要心思放在謀發展上,想方設法拉關系、交人,工作嚴重不負責任,甚至矛盾上交,推過攬功等問題。二是精心設計載體,開展集中評議。將今年確定為『改進作風年』,出臺了《關於在全市開展以『講黨性、樹新風、優環境、促發展』為主題的作風建設活動方案》,下發了《關於對『改進作風年』活動開展檢查整改的通知》,對具有行政審批權、行政執法權和綜合管理服務職能的59個單位進行了作風滿意度測評,將排名後10位的單位作為『重點管理單位』,由市紀委主要領導同這些單位的負責人進行談話,幫助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方案,並將整改方案在媒體上公布。將排名倒數11?15位的單位作為『重點督查單位』,市委、市政府分管或聯系這些單位的領導按照『一崗雙責』要求,與單位主要領導談話,幫助分析和查找原因。年末將再次開展測評工作,對兩次測評結果滿意度仍較低的單位,在評選先優上實行『一票否決』,對主要領導進行誡勉談話;對第二年改進提高效果不明顯、群眾反映仍較為強烈、整改方案和整改工作群眾認可度低的單位進行重點剖析,確屬工作原因的,將進行個別調整。三是嚴肅工作紀律,實行『五條禁令』。制定了《雞西市機關作風建設五條禁令》,明確提出:嚴禁工作期間脫崗和遲到早退;嚴禁辦事推諉扯皮,不按規定期限辦結事宜;嚴禁在辦事、辦案、辦證或審批、處罰等公務過程中索要或接受當事人宴請或禮品、禮金、禮券等;嚴禁工作期間網上炒股、聊天、玩游戲、看電影及做其他與工作無關的事情;嚴禁工作日午餐飲酒。對於違反《禁令》的,視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效能告誡或通報批評、責令離崗培訓、調離工作崗位直至黨紀政紀處分。工作人員受到效能告誡、通報批評、責令離崗培訓、調離工作崗位處理的,當年年度考核不得定為稱職以上等級;機關單位受到通報批評處理的,作為考核該單位當年年度評比的重要依據,並追究相關領導責任。
富錦市『四法』並舉,轉變作風見成效。一是基層工作法,解決『腿懶』問題。推行了『問題在基層發現,工作在基層實乾,能力在基層培養,矛盾在基層解決』的基層工作法,圍繞市委提出開展的以『為建縣百年獻禮』為主題的走進群眾活動,開展了『大走訪』活動,市領導帶隊深入聯系點40多次,全市黨員領導乾部走訪群眾2900餘人次,解決群眾關心的民生問題313件,幫助落實項目89個。二是限時辦結法,解決『手慢』問題。完善了崗位責任制、首問負責制、辦事流程公開制,對涉及群眾利益的各項服務限時辦結。對學習實踐活動中梳理出的制約經濟發展環境、生態建設、改善民生等五個方面突出問題,具備整改條件的及時整改,對通過努力能夠解決的限期整改,明確整改目標、具體措施和時限要求,並建立銷賬制度。目前已整改完成121個,其他問題正在整改。三是強力推進法,解決『腦惰』問題。針對個別黨員乾部存在的『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心理,積極推行強力推進法,督促引導黨員乾部想事乾事乾成事。對全市重點工作和年初市委確定的『雙十工程』,成立了推進指揮部,由市級領導擔任各指揮部的總指揮,把每一項具體工作指標和工作任務進行細化、量化,形成人人有任務、人人有責任、人人有壓力的工作格局。健全督查機制,采取領導帶頭督查、定期督查報告等方式,切實推動各項決策的貫徹落實。截至目前,廉租房、婦嬰醫院、中心醫院、雙語學校、中心幼兒園、中心廣場等民生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四是懲治警示法,解決『欲脹』問題。圍繞全市重點工作和重大項目堅持『六查』,即:查開工,通政令;查投向,倡務實;查程序,重法律;查內容,嚴把關;查資金,促廉政;查管理,講服務。同時開展了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采取播放電教片,社會熱點案例剖析等方式,積極引導黨員乾部規范權力運行。
塔河縣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促進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一是『出重拳』,端正工作作風。出臺了《塔河縣(局)機關工作人員違反工作紀律的處分規定》、《塔河縣機關工作人員『十不准』》,縣紀委、組織部等部門組成暗防組,查出違反工作紀律3人,通過對當事人批評教育,給予紀律處分;對所在單位領導誡勉談話,並將處理結果在全縣通報。健全完善了公車管理、公出審批、辦公費核定等規定,進一步加強財務、計劃、審計管理,壓縮彈性支出,管理費同比下降5%。二是『強服務』,暢通辦事渠道。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清理230項行政審批事項,保留了204項,減少了26項,減幅達11.3%。對全縣43個行政機關的行政審批進行審查,對200件行政許可事項依法取消1項,並將保留下來的199項在縣政府網站公布。大力推進政務公開,建立窗口服務大廳7個,辦事窗口76個,下發各種宣傳材料16000多份,制作圖板576塊。全縣共明確公開承諾事項230件次,並通過電視臺、政府網站等媒體向社會進行公示。聘請12名監督員,對全縣作風建設活動進行全程監督,進一步拓寬了群眾參與活動的渠道。三是『解難題』,構建發展藍圖。重點圍繞實施生態戰略、培育接續產業、推進項目建設、深化企業改革、發展社會事業、改善民生等八個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定重點調研課題96個,召開座談會126個,征求到意見建議156條。通過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形成科學發展共識。確定了處級領導乾部包項目抓推進,確保重點項目取得實效。圍繞改善民生,重點解決人居環境、教育醫療等民生問題,紮實推進棚戶區改造、局址給排水、通鄉通村公路、無電村通電、學校、醫院改擴建等『十項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