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孫吳縣沿江鄉勝利屯村村民懷揣護照過境種地(圖)
2009-09-04 14:08:47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司漢科 張平 趙虹 謝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村民李丙艷向記者展示過境通行證。

  黑龍江新聞網訊 據黑龍江日報報道,在中俄界江黑龍江孫吳縣江段主航道北側,有一個面積4.73平方公裡的小島,中方稱作王阿木河一號島(以下簡稱『一號島』),俄方稱為韋爾赫涅孔斯坦季諾夫斯基島。在1999年之前,一號島是中俄雙方爭議領土。1999年中俄達成相關邊界協議之後,該島正式劃歸俄羅斯,但島上有孫吳縣沿江鄉勝利屯村村民開墾耕種的4500餘畝耕地,佔該村耕地面積的80%,島上的農作物收成是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

  該島劃入俄羅斯10年來,根據中俄雙方達成的相關協議,勝利屯村村民每天依然坐船過江登島耕作。與以前不同的是,這些農民要隨身攜帶當地人稱作『護照』的兩個證件——分別由中俄兩國相關政府部門頒發的中俄經濟合作共同利用區出入境通行證』。農民懷揣『護照』過境種地,形成了黑龍江千裡邊防線上獨有的景觀。

  勝利屯村位於黑龍江畔,全村637人,191戶人家,家家都在一號島上有承包地,主要種植大豆,現在有105名村民持有上島的通行證。

  這個村的老支書、69歲的宋憲增回憶說,勝利屯村是上世紀50年代由山東移民建起的居民點。到了70年代,隨著人口的增加,村裡土地明顯不足。村集體1980年向上級打報告要求上一號島上開荒。1981年6月15日獲批同意。農民們劃著船登島開荒,拖拉機過不了江,農民便將40多頭(匹)牛、馬趕入江中,農民坐在船上手牽韁繩將牲口帶過江。由於錯過了農時,當年只種了一茬西瓜。第二年快開春時,趁黑龍江尚未解凍,農民們將拖拉機開上了島。島上的地真『有勁』,村民們當年就有了好收成。後來,他們又在島上建起倉庫、水泥場院等設施。

  如今,村民們用汗水開墾澆灌的土地成了俄方領土,但村民們好像都已坦然接受了這個現實。村民張三群說,只是現在登島耕種要帶『護照』了,因為俄方隨時可能登島檢查。若是兩國頒發的證件少了任何一個,都會被立即驅逐。島上種地也因為要受俄方的管理而有了種種限制:人員不能在島上過夜;所用的化肥、農藥有嚴格的限制;所用的方便袋、化肥包裝等都不能遺留在島上,必須帶回;不能砍樹、燒荒等等。

  與俄方達成的過境耕種協議五年一簽,第二次協議於今年底即將到期,種種跡象表明,第三次達成協議的可能性不大。目前,地方政府已准備在別處為勝利屯村的村民們安排新的可耕地。

責任編輯:於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