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方紅—太陽昇』紅色之旅活動小組14日在尚志碑林參觀、采訪。東北網記者邵月明攝 |
|
『東方紅—太陽昇』紅色之旅活動小組的網友在『趙一曼趙尚志紀念館』參觀、采訪。東北網記者邵月明攝 |
|
『東方紅—太陽昇』紅色之旅活動小組的網友在尚志碑林采風。東北網記者邵月明攝 |
|
『東方紅—太陽昇』紅色之旅活動小組的網友在尚志碑林游覽。東北網記者邵月明攝 |
|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參觀、采訪。東北網記者邵月明攝 |
|
『趙一曼趙尚志紀念館』中的趙尚志銅像。東北網記者邵月明攝 |
|
日本友人為遭『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殘害的中國人敬獻鮮花。東北網記者邵月明攝 |
|
尚志碑林中矗立的珠河抗日紀念碑。東北網記者邵月明攝 |
|
網友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參觀、采風。東北網記者邵月明攝 |
|
網友在聆聽『趙一曼趙尚志紀念館』的解說員的講故事。東北網記者邵月明攝 |
|
網友在錄制『趙一曼趙尚志紀念館』的dv。東北網記者邵月明攝 |
東北網9月14日訊 (記者 邵月明) 14日是『東方紅—太陽昇』紅色之旅活動的第3天,東北網網友、記者一行4人參觀和采訪了尚志市『尚志碑林』、『趙一曼趙尚志紀念館』,哈爾濱平房區『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
14日上午7時40分,『東方紅—太陽昇』紅色之旅活動小組從東北網出發,頂著蒙蒙細雨驅車前往尚志市。經過近3個小時的長途奔波,終於在10時20分抵達距哈爾濱120公裡的尚志市。天公作美,原本陰雲密布的天氣漸漸放晴。尚志市原名珠河縣,是東北抗日聯軍的誕生地和活動中心,趙尚志曾在此建立珠河抗日根據地。解放後,為紀念抗日英雄趙尚志,珠河縣改名尚志縣。
尚志碑林祭英雄
紅色之旅活動第3天行程的第一站是位於尚志市新建路的尚志碑林。自1999年動工興建的尚志碑林,佔地3.2萬平方米,擁有書法碑刻、墨跡7000餘件。其中,多項藏品創『世界之最』:世界上最大最終的篆刻印章——九龍印(重70.39噸);世界上最大最重的毛筆雕塑——騰龍筆(高15.12米,重30.03噸);世界上最大、最具回音效果的書法藝術回音壁等等。尚志碑林按藏品的內容和形式可分為百福柱、千龍壁、萬壽山、珠河情緣、翰墨濫觴、印壇異彩等14部分。東北網網友、記者抱百福、觀千龍、登萬壽、賞書法、贊國粹、祭英雄,流連忘返。
紀念館裡聽故事
『趙一曼趙尚志紀念館』就坐落在『尚志碑林』中,尚志人民1986年捐資修建了這座紀念館,館名是由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彭真題寫的。今年3月份,『趙一曼趙尚志紀念館』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是全國紅色旅游精品線路的景點之一。開館至今,已接待國內外來賓20餘萬人次。紀念館布展以突出『二趙』為主,兼顧東北抗聯三軍史實。東北網網友、記者聆聽解說員曉紅講趙一曼、趙尚志以及東北抗聯三軍英勇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動人故事,每到動情處,不禁潸然淚下,在心中默默祭奠那些為抵御外侮壯烈犧牲的愛國英模。
731遺址緬先烈
14日下午13時40分,『東方紅—太陽昇』紅色之旅活動小組告別尚志,『馬』不停蹄地繼續趕路。16時20分來到哈爾濱市平房區『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也是紅色之旅活動第3天行程的第二站。來到『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不得不提那只臭名昭著、罪行令人發指的部隊。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是由當年日本最高統治者敕令組建的一支特種部隊。該部隊於1935年在哈爾濱市平房區籌建了生物武器研究、試驗和生產基地,並成為迄今為止世界上進行最大規模生物戰的指揮中心。位於平房區新疆大街25號的原731部隊本部大樓經過重新修繕,建成今天的『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總面積1500平方米,共設15個展廳,以大量的圖證、物證、實證,控訴731部隊的血腥罪行。東北網網友、記者望著一具具鐐銬刑具和試驗器皿、一幅幅沾滿血淚的照片、一串串被折磨致死的同胞的名字,日本侵略者的暴行罄竹難書,頓覺和平生活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