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加格達奇區東山社區突出服務理念 讓社區百姓得實惠
2009-09-23 16:47:12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加格達奇區東山社區在學習實踐活動試點工作中,以『強核心、暖民心、促開心、創和諧』為主題,積極探索社區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使社區百姓在學習實踐活動中見實效、得實惠,社區服務水平得到了全面提昇。

  一、開展學習體現一個『活』字。社區黨工委結合實際,開展了領導帶頭學、集中培訓學、專題輔導學、討論交流學、典型帶動學、結合實際學的『六學』活動,組織黨員乾部認真學習科學發展觀重要篇目和內容。組織集體學習30餘次,舉辦專題輔導講座2期,召開學習經驗交流會1次。注意從黨員居住分散和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和身體狀況的實際出發,突出『分類』學習法,對年齡大、文化程度低、學習有困難的黨員,建立一對一的『結對幫扶助學』制度;對體弱多病、行動不便的黨員,組織『送學上門』 20餘次。很多老黨員說,社區真是把工作做到家了,一定要把科學發展觀學習好,退休不退崗,思想不掉隊。朝陽居民區黨支部黨員志願者程潔英,今年3月初由於路滑不慎摔倒,造成手臂骨折。學習實踐活動開展後,已71歲高齡的她堅持參加集中學習,帶傷參加主題實踐活動。社區黨員崔鳳雲還創作了《科學發展觀之歌》,居民呂麗華自編了表演唱《落實科學發展觀、人民群眾笑開顏》,在黨員群眾中傳唱。

  二、班子建設體現一個『強』字。社區黨工委在學習實踐活動中以打造『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和諧型、發展型』班子為目標,通過懇談會、『交流卡』、發短信等形式促進班子的團結,強化班子成員的『四種意識』,即互相補臺、團結和諧的意識;顧全大局、密切協作的意識;忠於職守、奮發向上的意識;勤儉節約、廉潔奉公的意識。同時,著力強化科學發展的工作機制。健全完善了中心組學習、黨員乾部學習制度,新制定了居民黨員定期教育培訓、黨員乾部調查研究、社區領導專題輔導等規章制度,不斷加深黨員乾部特別是黨員領導乾部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解認識。

  三、社區服務體現一個『細』字。社區黨工委通過設立征求意見箱、召開座談會、下發問卷調查等形式,廣泛征求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共召開座談會10餘次,發放調查問卷100餘份、征求意見表200餘份、合理化建議表50餘份,征求意見建議23條。按照社區群眾的意見、建議和要求,不斷完善社區服務功能大廳,設置了民政救助、司法調解、計生服務、勞動保障等十多個服務窗口,采取卡臺式辦公,一站式服務,並公開服務人員、服務電話、服務內容、服務承諾,做到有求必應,限時服務;在服務大廳設置了居民辦事諮詢臺,社區班子成員輪流擔任諮詢員,為前來辦事的居民提供引導和諮詢,有效地提高了居民的辦事效率;對於有急事、特事的居民還開設了電話預約辦公,無論節假日,只要需要就盡可能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周到的服務。同時,積極完善社區服務的基礎設施,大力扶持發展社區醫療、便民維修、家政服務、小餐桌、托老所等便民利民服務網點,為居民提供更全面、更實用、更具體的『保姆式』服務。

  四、為民解難體現一個『情』字。堅持在為百姓謀福祉、辦實事、解難事上下功夫。開展了『進百家門、知百家事、解百家難、暖百家心』的『四個百家』走訪活動,著力傾聽民聲,解決民生問題。麗雪精淀粉公司近段時間排出的廢渣異味很大,嚴重影響了附近居民500餘戶居民的正常生活。針對這一問題,黨工委積極與企業和區環保部門溝通協調,得到了有效解決。今年以迎接『一節一會』為重點,向全體駐區單位和居民發出了『清除白色污染、共建綠色社區』的倡議,開展了『科學發展主題義務勞動日』活動,使轄區的環境衛生狀況得到明顯好轉。年初以來,通過開展『四個百家』活動,社區已走訪群眾200多戶,為居民解決實際問題80餘件。同時,針對社區的弱勢群體,開展了『四個一』活動,即幫助貧困學生做一件好事,幫助下崗職工找一份工作,幫助困難群體解決一個難題,幫助孤寡老人驅散一片愁雲。鐵工居委會低保戶石守民患青光眼和白內障多年,社區多方聯系區民委和民政局籌措資金,並動員社區黨員乾部捐款1000餘元。在其到哈爾濱手術期間,義務照顧其家人並與院方聯系,通過『綠色通道』減免了部分醫藥費。

  五、文明創建體現一個『和』字。為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社區的精神文明創建,社區黨工委在文明公民學校、人口學校、家長學校學習、活動規章制度的基礎上,以弘揚大興安嶺精神、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等為重點,建立健全公民道德規范、文明公民公約、居民文體活動、以及駐區單位共建、『文明樓院』、『文明社區』創建等制度,逐步形成科學發展思想道德建設機制。同時,注重加強社區精神文化建設,以文化陶冶人、感召人。目前,社區共組建健身隊、秧歌隊、舞蹈隊、合唱隊等文藝隊伍十餘支,社區圖書室、健身廳、棋牌室等場所得到充分利用,社區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定期舉辦的廣場文藝演出、小區家庭聯歡晚會、棋類比賽等活動,豐富了居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責任編輯:王凌霞

【專題】服務新農村 引領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