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伊春區前進街道辦以實際行動踐行科學發展觀
2009-09-23 17:08:35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3日訊 伊春市伊春區前進街道辦事處在學習實踐活動試點工作中,針對轄區單位多、人口多、黨員多、轄區面積大等實際,以服務群眾為核心,聽民聲,分民懮,謀民利,用實際行動踐行科學發展觀,得到轄區單位和群眾好評。

  1、牢記宗旨,進一步增強為民服務意識。采取『三問』方式拜群眾為師,開門納諫,博采眾長,以找准制約轄區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增強了黨員乾部為民服務意識。一是問政於民,深入群眾開展學習調研。采取自學、集中學、輔導學、交流學、向群眾學、帶著課題學等『六學』方式,系統學習規定篇目和自選內容,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黨員乾部頭腦,黨員乾部每周至少學習一次,每月集中學習三次,人均學習筆記達萬字以上。辦事處機關黨員撰寫心得體會文章19篇。邀請市、區聯系點領導、黨校教師為黨員乾部進行專題輔導4次。還組織全體黨員乾部分組分片分人群分行業開展了『科學發展、共創和諧』專題調研活動,撰寫針對性、可操作性較強的調研文章8篇,為街道社區改進不足、強化服務、明確方向奠定了基礎。二是問需於民,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圍繞街道社區工作職責和工作內容,組織黨員乾部開展了訪企事業單位、訪學校、訪部隊、訪群眾、訪個體業戶等走千家進萬戶『五訪』征求意見活動。召開了街道領導班子,社區黨組織書記,轄區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駐區企事業單位領導、居民和低保戶代表等五個層面人員參加的座談會。同時,設立征求意見箱11個,發放征求意見表2350份,征求到黨員乾部在自身建設、發展環境、環境衛生管理、治安穩定、改善民生等五個方面的意見和建議43條,找准了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三是問計於民,激發各界群眾參與熱情。為了擴大學習實踐活動的參與面,廣泛開展了『我為發展獻良策』活動,召開問策座談會16個,設立問策板報專攔11個、問策電子信箱5個,廣泛發動社會各界為科學發展獻計獻策。有380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黨員乾部群眾參加了問策活動,共征集到加快林緣地帶棚戶區改造步伐、加強物業小區衛生管理、美化市容市貌等方面的建議28條,贏得了居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2、搭建平臺,努力為群眾提供優質服務。堅持突出實踐特色,創設『黨員服務年』、『重強比爭』、『三保三促進』等實踐載體,著力搭建『三個平臺』,為轄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居民群眾提供優質服務。一是搭建和諧相處平臺,紮實為轄區居民服務。為解決群眾普遍關心的就業、低保、便民服務、扶貧濟困等工作覆蓋面不夠的問題,積極搭建和諧相處平臺,通過面向貧困居民開展救助服務、面向下崗職工開展再就業服務、面向社區群眾開展便民利民服務,努力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采取動員企業帶一戶、商鋪聯一戶、單位幫一戶和黨員助一戶等『一幫一』、『多幫一』的形式,廣泛開展為貧困居民『送溫暖、獻愛心』活動,共有420餘名黨員乾部、34個駐區單位加入幫扶行列,結成幫扶對子242個,解決各類實際問題530個,並自籌資金8萬餘元,購買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走訪貧困群眾732戶,為4名孤寡老人辦理了喪事,為17戶貧困家庭維修了危房。充分利用轄區資源,開展再就業培訓服務,培訓下崗職工320餘人次;利用社區網站公布求職意向,通過傳單簡報提供就業信息,幫助下崗職工『找崗』;開辦社區小市場,發展社區服務業,為下崗職工『建崗』;倡導自謀職業,發揮自身優勢,扶助下崗職工『創崗』,上半年幫助400多名下崗職工實現了再就業。在街道辦事處建立了便民服務站,在10個社區建立了157個便民服務點,開闢了托老托幼、衛生保健、家政等8大類20多個服務項目,並組建了法律顧問、白衣天使、愛心車組、衛生保潔等志願者服務隊15支,服務隊員476名,深入社區和居民家中為居民排懮解難,深受百姓歡迎。二是搭建共駐共建平臺,紮實為轄區單位服務。積極開展共駐共建活動,著力提高轄區環境衛生質量和整體文明程度,給轄區中省市區直單位創造一個溫馨舒適、整潔優美的辦公環境。為密切與轄區單位的關系,在各社區建立了『一檔一冊』,即:轄區單位檔案和轄區單位負責人聯系冊,並主動與轄區單位對接、征求意見,共為轄區單位提供法律、政策、環境、治安等服務100餘次,解決實際困難近60個。組織召開了『前進轄區共駐共建經驗交流暨表彰大會』,交流典型經驗8個,表彰獎勵了『五好』領導和單位34個,營造了共駐共建的濃厚氛圍。為整治環境衛生,開展了轄區單位周邊、居民小區、林緣地帶和樓道的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活動,粉刷臨街單位建築30個,疏通防汛溝渠1200延長米,平整維修居民區道路5000多延長米,開展全民清洗公共設施活動5次。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在轄區單位和居民中開展了『文明衛生先進單位』評選、文明知識宣傳教育、『倡導文明新風、共建美好家園』、『兩城』聯創簽名承諾活動,吸引68個單位、3萬多名各界群眾參與;舉辦了轄區鄰居節和群眾藝術節,以及象棋、排球和乒乓球比賽,提高了轄區單位職工和居民群眾的文化品位。三是搭建平安穩定平臺,紮實為轄區企業服務。牢固樹立中心意識,努力為企業創建安全穩定的發展環境。上半年,幫助企業解決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12個,為7戶企業平整道路11條,共1350延長米。同時,積極治理企業周邊環境,構建了以街道社區黨組織為核心、以公安派出所和綜治部門為主體、以社區黨員為骨乾的治安巡護網、民調工作網、輿情信息網,建立了10支600餘人組成的義務巡護隊伍進行治安巡護,提高了企業和群眾的安全感。指導13家企業建立了黨支部和工會組織,為非公有制企業發展提供了組織保證,受到企業和員工的一致好評。

  3、整章建制,堅持做到為民服務經常化。為鞏固學習實踐活動成果,保證為民服務經常化,堅持建立健全科學發展的長效機制,共廢除制度6個,修訂完善制度72個,新建制度11個,並切實發揮制度管人管事管工作的作用。一是建立共駐共建新機制。努力構建區域化黨建工作新格局,制定了以『五聯五建』為主要內容的《前進街道社區黨組織與轄區單位黨組織共建協議》、《前進街道社區黨建工作聯席會制度》、《前進街道社區軍警民共駐共建工作制度》、《前進街道共駐共建志願者服務制度》。年初以來,社區黨組織與駐區單位簽訂共駐共建協議65份,結成共建對子65個,召開共建會議12次,形成了以街道黨工委為核心、社區黨組織為基礎、轄區單位黨組織和各類黨員共同參與的大黨建格局,充分發揮了駐區單位黨組織在服務人民、扶貧濟困、環境衛生整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建立為民服務新機制。為嚴格規范黨員乾部從政行為,制定了《為居民服務限時辦結制度》,對低保、就業、社保、身份認定、糧食直補、衛生費收繳等六個方面工作規定了具體的辦理時限。建立了《機關黨員乾部聯系群眾制度》,《街道社區乾部聯系貧困戶、黨員聯系特困戶制度》,用制度激勵黨員乾部為民服務的積極性。三是建立群眾評價新機制。積極落實廣大人民群眾的知情權、監督權、評議權、發言權,建立了《前進街道社情民意監督員制度》、《街道社區低保評審制度》、《社區成員代表會議制度》、《居民議事會制度》、《社區聽證會制度》、《居民群眾舉報投訴制度》,並聘請了35名社情民意監督員,暢通了民意表達渠道。同時,建立並實施了《居民群眾評議社區制度》、《社區和轄區單位評辦事處制度》、《乾部群眾評議領導班子制度》,把評價權真正交給群眾,體現群眾評價的權威性,得到了群眾的普遍認可和擁護。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