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勃利縣創新完善體制機制推動科學發展規范化、制度化
2009-09-27 15:43:09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7日訊 勃利縣在學習實踐活動中,從社會各項事業發展需要出發,把建立健全體制機制作為保障和促進科學發展的重要環節,堅持『廢、改、立』並舉,創新完善四個方面機制,有力推動了全縣經濟社會的健康協調發展。

  創新完善經濟發展激勵考核機制。一是縣級領導、部門混合編隊,建立重點工作推進機制。將煤炭、工交、招商引資、對上爭取等十個方面40項具體任務分別落實給19名縣處級領導和70個縣直、中省直部門;將全縣21個重點項目分別落實給30個縣處級領導、36個包保牽頭部門和22個項目承建及責任單位;將全縣招商引資任務分解到各單位部門,將1億元專業招商任務、4個億元項目、11個千萬元項目分別落實給16個企業和牽頭承辦包保部門。目前全縣落實重點招商項目16個,計劃投資總額超過8億元。二是實施『引智工程』和『扶企工程』,建立產學研聯合機制。斥資與哈工大生物工程學院、東北農大經濟學院開展合作,幫助研究制定了勃利縣產業發展規劃、重點項目儲備規劃和雙河永峰村循環經濟試點規劃。由省出資800萬元,縣財政出資2200萬元建立了勃鑫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公司,委托縣城市信用社、農村信用社對部分企業進行等級授信和提供貸款擔保,預計今年可放大企業貸款1.5億元。三是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完善重點工作激勵考核機制。進一步健全完善了全縣目標管理考評體系,擴大了考核評比范圍,改進了考核方式,較好地起到了鼓勵先進、鞭策後進的作用。縣財政每年拿出30萬元對『三農』工作基層有功人員實行重獎。今年,縣委已對32名優秀農村科技人纔進行了獎勵,將30家服務『三農』先進單位列入目標考評優秀或優良單位進行了獎勵,對10戶優秀農村合作經濟組織、10家農業產業化明星企業、11個新農村建設先進村進行了特別獎勵,對66名新農村建設先進個人和農村致富帶頭人進行了特殊貢獻獎勵。縣財政還出資83萬元,首次對6個納稅大戶進行了獎勵。

  創新完善學習型機關和作風建設機制。一是制定出臺《勃利縣深入開展創建學習型機關活動實施方案》,建立了領導乾部帶頭學習、帶頭發言、帶頭上課、帶頭撰寫體會文章的『四帶頭』制度。二是開展部門黨政一把手『必讀四本書』活動。縣委規定全縣近百個部門、近200名黨政一把手要圍繞『開闊視野、拓寬思路、創新思維、改變格局』,自選四本必讀書目報縣委辦,年終由考核小組對學習情況進行統一考核,並對考核結果進行通報。三是制定了《全縣開展『講黨性、樹新風、優環境、促發展』作風建設活動實施方案》,把開展創建學習型機關活動與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緊密結合,使機關作風和乾部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創新完善文化事業推進機制。一是建立了縣政府討論文化建設、縣委常委會專題研究文化建設的工作機制,並將文化活動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今年縣委以慶祝建國60周年為契機,開展了第三屆『勃利之夏』藝術節活動,舉辦了13場文藝專場演出、『勃利之夏』走進新農村巡回演出等九項大型活動,吸引了全社會踴躍參與。二是制定了勃利縣外宣工作規劃,利用各種資源,充分展示勃利形象。三是建立了促進教育發展長效機制。政府和企業每年聯合投入600萬元,創建教育發展基金,補助教師課外勞動所得,重獎優秀教師和優等生。四是創新職業教育資源整合機制。財政投資2200萬元,將縣職教中心、技工校、農廣校合並,建立農民轉移培訓、新生勞動力技能培訓、初高中畢業生職業教育基地,整合教育資源,增強教育實效。五是建立人纔引進長效機制。以教育、衛生、煤炭等行業為重點,科學制定人纔引進計劃,每年預算安排150萬元用於引進縣裡急缺專業高層次優秀人纔,並給予編制、崗位、安家費等優厚條件。六是建立城鎮建設規劃保障機制。規定所有重大城鎮建設項目必須經縣委常委會和政府常務會討論,由有資質的規劃設計機構設計,經專家論證方可投入建設。今年投入上百萬元用於勃利鎮城市規劃修編,各鄉鎮投入30餘萬元聘請規劃設計部門開展新農村建設規劃,縣政府聘請省規劃設計院開展了南山公園建設規劃設計和九龍水庫建成後旅游業開發設計工作。

  創新完善信訪工作機制。推行辦理信訪案件『三公開』制度、重點信訪老戶包案督查制度、信訪案件研判機制、信訪重案領導乾部問責制和依法治訪機制。信訪辦每季度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專題分析,查找出現問題的癥結,做到事前有預防、事中有辦法、處理有策略。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