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7日訊 穆棱市北安村以『打造「文明新村」、為創建「明星鄉鎮」貢獻力量』為主題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以思想大解放推動發展觀念新轉變,以發展觀念新轉變推動村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一、在抓實『六學』中提高認識,解放思想。采用集中學習和分散自學相結合等多種方式深入開展學習,進一步提高了認識,解放了思想,具體做到『六學』:一是黨員分散自己學。對於有文化的黨員,要求利用好自己的業餘時間,搞好自學,黨支部定期、不定期地進行抽查和檢查。二是請專家講學。邀請市委宣傳部領導就如何立足本職工作、實踐科學發展觀進行專題講座,邀請涉農部門專家入村入戶進行輔導。三是結對幫帶學。對於學習能力弱、文化水平低的老黨員,組織學習能力強的支委和黨員與其結成學習對子進行幫助學。四是把握機會學。針對農忙時節,我們利用下雨陰天、黨員乾部不能上地務農等空閑時間,組織黨員到村理論學習室進行集中學習。五是分類指導學。針對農民黨員從事的不同產業、學習接受能力不同的特點,突出學習重點,進行分類指導學習。六是送課上門學。針對上了年紀的、行動不便的老黨員進行送學上門,對外出務工黨員和積極分子及時補課,從而使他們在學習上、思想上不掉隊、不落後,並認真聽取他們的有關意見和建議。
二、在廣泛征求意見中轉變觀念,理清思路。利用近一個月時間開展以『打造「文明新村」、為創建「明星鄉鎮」貢獻力量』為主題的大討論活動,認真查找問題,廣泛征求意見,進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一是召開村兩委班子聯席會研究。通過村兩委班子聯席會重點查找了班子自身存在的思想不解放,發展意識不強,創新能力弱,慵、懶、散等制約村級發展的思想問題。二是召開科技明白人、致富帶頭人、流通經紀人為代表的能人座談。通過座談,廣泛征求了對經濟發展的意見和建議,開闊了發展視野,拓寬了發展思路。三是發放征求意見卡。共發放征求意見卡200多張,梳理合理化建議23條。內容涉及財源建設、產業發展、村民增收、乾部作風、民生改善、環境整治等六個方面問題。還通過入戶走訪、閑嘮家常等方法靈活討論形式,隨時隨地征求意見,隨時隨地進行研討,真正做到了問計於民、問政於民、科學發展依靠人民。通過多種形式的大討論,進一步統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識,找到了差距,明晰了方向。在發展觀念方面,重點解決發展的精、氣、神不足問題,著力破除『怕』字當頭、因循守舊、循規蹈矩的思想觀念,牢固樹立突破常規、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在發展思路方面,緊跟鎮黨委提昇城鎮品味、打造明星鄉鎮步伐,重點抓好煙牛菌和勞動力轉移四項工作,打造文明新村、和諧北安;在工作作風方面,著力破除作風漂浮、激情不足的問題,樹立起自信自強、務實苦乾的新風貌。
三、在切實解決發展問題中樹立新思想、新觀念。正確處理好學習實踐活動與日常工作的關系、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的關系,使學習實踐活動與解決實際問題形成良性互動。(一)在文明村建設方面狠抓三件事。一是抓好生態建設,建綠色村落。今年春天確定規劃4個區塊、近500畝的退耕還林地塊,進行了母親河保護河岸生態林植造,並落實了管護機制;二是解決村裡的自來水問題。今年春,通過爭取國家惠農政策,為北安一隊50戶農戶安裝了自來水,解決了人畜安全飲水問題,預計7月初百姓可用上安全放心的自來水。三是改善村屯環境衛生。對村內11條主次乾道環境衛生進行了兩次集中整治,由專人進行管理,村容面貌有所改觀,改善了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二)在推動發展上狠抓五件事。一是在曬煙種植上實現新突破。面對大多數農民依靠傳統的種植習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天吃飯的實際,而種植曬煙又不耽誤大田種植、收益高、見效快,村兩委班子及時召開會議,根據北安一隊地塊土質優良、地勢平整,適合種植曬煙的特點,進行重點發動,推廣種植曬煙。因這些農戶沒有種曬煙經驗,村裡就提供籽苗和假植棚薄膜,協調購買煙架木,並全程提供技術指導,今年該隊新發展曬煙種植13戶50畝,實現了從無到有,並計劃明年進一步擴大規模。二是在肉牛養殖上尋求新突破。針對雙馬架自然屯地廣人稀、適合肉牛育肥並且靠近林場、牧草資源豐富的優越條件,通過村乾部帶頭養殖肉牛,發揮示范作用;強化技術指導,提高養牛水平和幫助協調貸款、解決養殖資金不足等措施,進一步加大了對該屯發展養牛的扶持力度。村裡為養殖戶購買了技術書籍和影碟資料,結成幫扶對子,傳授肉牛養殖經驗,先後為養殖戶協調貸款30多萬元,全村今年新增育肥牛養殖戶2戶、可繁母牛養殖戶15戶,新增存欄300多頭。三是在食用菌栽培上尋求新突破。八隊自然屯大部分農戶耕地少,多年來增收緩慢。充分放大原有的2戶食用菌栽培戶的輻射作用,動員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經濟作物。村裡幫助農戶協調貨款、購買物資,大力推廣食用菌種植技術,現新發展了10戶、20萬袋。四是與企業聯手解決剩餘勞動力轉移問題。近幾年因為退耕還林、人口增加等原因,在鎮區內居住的農民戶均耕地面積少了,在家閑著的人多了,為此村兩委及時與進駐穆棱經濟開發區的企業聯系,把村內剩餘勞動力轉移到企業成為產業工人,轉移勞動力500多人,僅此一項實現年收入600多萬元。五是發展流通領域經紀人。根據北安村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個別村民闖出的販運糧食成功實例,大力引導農民走糧食流通的致富道路。現已發展糧食流通大戶26戶,其中,較大規模的有3戶,年實現糧食流通近2萬噸以上,在全鎮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