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泰康鎮幸福村抓實踐促發展
2009-09-27 16:01:10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7日訊 在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試點工作中,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泰康鎮幸福村緊密結合耕地、草原、水面資源少的實際,抓學習促工作,靠實踐促發展,立足科技興農,努力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著眼民生改善,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圍繞典型示范,全面增強黨員服務農業農村能力,推進科學發展上水平。

  一、貼近實際,活化形式,確保農民黨員受教育。一是用直接的辦法宣傳動員。村黨支部積極組織黨員乾部深入黨員家中,發放『串門』連心卡,戶挨戶宣傳,面對面動員,班子成員分工負責講解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基本要求和主要流程,收到了又快又好的動員效果。二是用黨員喜歡的方式組織學習。在因人施教、分類助學的基礎上,與縣科學發展觀領導小組辦公室人員一起研究印發了一套《簡易通俗學習讀本》,把要學習的主要內容摘錄匯總,配上插圖,制成小冊子發放到農民黨員手中,讓農民黨員在最短時間內掌握了大部分理論精髓。三是用有效載體進行實踐。結合春耕生產,組織以科技能人為主的農民黨員深入群眾,把先進的農業技術帶到地頭、帶進棚室、帶進農家,在有效提高農民黨員覺悟的基礎上,推進了學習實踐活動深入開展。

  二、突出重點,大膽實踐,推進科學發展上水平。一是加強標准化奶牛基地工程建設。圍繞提質增效,不斷加強標准化奶牛基地建設,通過優繁優育、培植大戶、深化服務等措施,使幸福村在全鎮繼續保持奶牛數量最多、標准化養殖大戶最多、奶牛良種化率最高的紀錄。不斷加強對八公裡奶牛合作社的宣傳動員,使合作社入股社員達到96人,吸納股金16萬元。合作社成立以來,共投資140萬元,建設了標准化奶站、奶牛TMR飼料生產車間、綜合服務室、飼草飼料儲存庫、青貯窖等一批功能完善的基礎設施。在合作社的影響下,僅僅小八盤屯奶牛存欄就達1248頭,戶均奶牛9.7頭,人均奶牛2.5頭,標准化養殖大戶已達30戶,佔總戶數的27%,奶牛平均單產達5.8噸,部分奶牛單產達到7?9噸,年產鮮奶3000多噸,人均畜牧業收入達6300元,佔人均收入的79%,小八盤高產優質奶牛規范化養殖基地的發展成果被中央電視臺農業頻道多次連續報道。二是大力推進『十百千萬』大鵝養殖工程。采取黨員群眾聯手、政府大戶聯帶的辦法,迅速推進大鵝養殖規模擴張。截至目前,共為農戶解決養鵝貸款30萬元,發放黨費扶貧資金10萬元,今年全村大鵝飼養量預計可達4萬只,其中千只以上大戶8戶,小規模養殖戶156戶,預計可創產值150萬元,實現效益90萬元,拉動人均增收210元。三是深入實施了『綠色無公害菜籃子』基地建設工程。積極推廣新型能源,組織農戶在1.6萬平方米的溫室大棚內建沼氣池24座,利用沼渣、沼液作為肥料種植綠色蔬菜,基地生產的綠色蔬菜獲得了黑龍江省A級綠色食品認證,並注冊了『益農』牌蔬菜商標,有力牽動了城郊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平均每公斤蔬菜高出市場價0.2元,整個基地年可增收近10萬元。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利用沼氣,給農民帶來了方便,減少了開支,每戶每年可節約燃料費800元左右。

  三、以人為本,突出實效,保證人民群眾得實惠。一是解決了出行難的問題。針對部分村屯行路難的問題,積極籌措資金76萬元,鋪設村屯紅磚路6公裡,徹底解決了部分路段雨天難走,出行不便的問題。二是解決了住不好的問題。結合幫貧扶困,籌集資金20萬元,協調民政、建設等部門,扶持貧困戶改造居民房捨65棟。借助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項目支持,建設標准戶廁128座,新建村210平方米衛生所1處,新增電話150戶,入戶率達75 %。三是解決了環境差的問題。進一步加大了村屯衛生環境治理,制定了衛生保潔管理制度,成立了村屯衛生清掃隊,與社區配合對各主路、巷道定期檢查、督促,集中清運路旁柴草、糞堆。完成了三個自然屯周圍的護屯林建設,村屯路和巷道兩側全部實現了綠化,村容村貌發生較大改觀。

責任編輯:邵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