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七臺河市桃南街道實施『五民』工程助推城區社會和諧發展
2009-10-19 17:42:10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19日訊 七臺河市桃南街道在學習實踐活動中,堅持突出實踐特色,努力做好『自選動作』,開展了『助民、便民、為民、安民、樂民』五項工程,積極為群眾辦好事、做實事,推動學習實踐活動紮實深入開展。

  開展『助民』工程,提昇社區服務質量。把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和安危冷暖的一件件『小事』作為大事來抓,切實解決好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問題。針對下崗職工就業問題,在社區建立『下崗職工驛站』和再就業崗位儲備銀行,開展送崗位、送技能、送信息、送溫暖的『四送』服務。截至目前,共為3160名下崗職工安排再就業,再就業率達96%以上。針對貧困居民就醫難問題,利用社會化投資150萬元,成立了大型社區醫療服務中心,開辦了低保定點醫院、孤寡老人愛心門診,共服務居民10000多人次,上門服務300多人次。針對貧困學生失學問題,組織社會上的愛心人士設立了貧困學生助學基金,得到捐救助資金近4萬元,資助了76名貧困學生重返校園。針對弱勢群體生活保障問題,在六個社區分別建立愛心中轉站、黨員扶弱濟貧捐贈接受站、社區慈善超市、陽光互助家園,共有800多名貧困居民接受了生活必需品的定期救助。

  開展『便民』工程,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堅持『民思我想、民需我為、民求我應、民困我幫』的工作理念,構建便民服務網絡,為社區居民提供全面、方便、快捷的服務。成立了社區通訊服務中心,開展代辦入網、電話安裝、寬帶安裝等業務,並采取到月上門收費、電話預約收費、辦理無值卡交費等方式,為單位和居民提供交費服務;針對18名空巢老人開展了居家養老服務,為老人的家庭衛生、一日三餐、生病就醫和生活娛樂等各方面提供細致周到的服務;開辦便民旅店5家、便民水洗店6個、便民餐館12個,極大地方便了居民生活,滿足了日常需求;社區實行了『延時服務』法,每天工作時間由早7:00到晚18:00,並安排工作人員早晚輪流值班,提高了工作質量、方便了居民群眾。

  開展『為民』工程,提高社區服務意識。為了解決好吃水、行路、入廁、供熱、環境衛生等事關百姓生活的大事,先後在2個有平房的社區成立了民辦環衛隊伍,使小區內的垃圾達到了日產日清;投入4萬餘元維修居民區內的巷道;重新鋪設涵管283米,清挖路邊溝4200延米,清理違規佔道物40多處;協調轄區單位共駐共建,為轄區新建了兩座標准公廁;投入100餘萬元對兩個小區(糧食小區、萬寶小區)、兩個物業(龍翔物業和朝陽物業)和三條路進行了綠化,共栽喬木1440棵、灌木11990棵、草花217200株,種草坪1498平方米、撒掃帚梅2320平方米;幫助朝陽小區兩棟散樓居民解決了集中供熱,為居民節省資金近70萬元。

  開展『安民』工程,打造和諧平安社區。為了進一步提昇居民的安全感,在六個社區開展了『四個起來,一個宗旨』的創安活動。『四個起來』,即一是利用『三員』優勢,發揮『三老』作用,讓義務治安員的紅袖標飄起來;二是利用小區門衛室、警務室的作用,讓便民治安崗亭報警點多起來;三是發揮社區聯系群眾的優勢,把樓院內的民事調解網絡建起來;四是采取房東包房戶的辦法,把流動人口管起來,防止出租房屋成為黃、賭、毒和犯罪嫌疑人的窩點。開展活動以來,為公安機關提供破案線索和信息5條,現場抓獲盜竊犯罪人員4名,防止發生治安案件7起。『一個宗旨』,即讓社區的治安好起來。為了從源頭上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各社區都建立了定期排查制度和登記制度,每個月對出租房屋、流動人口和重點人口進行逐一排查登記,特別是對刑釋解教人員及時進行接茬、安置、幫教,現在全街13名刑釋解教人員沒有一例發生重新犯罪的現象。

  開展『樂民』工程,提昇居民生活品位。為了豐富和繁榮居民的業餘文化生活,街道先後開闢社區文化廣場6處,建立群眾文化活動場所12個,社區圖書閱覽室2個,成立秧歌隊、健身操,太極拳、夕陽紅民樂隊等群眾文化組織7支,組織群眾業餘時間自編自演。利用節日和周末開辦『社區文化大舞臺』系列活動,如:慶『五一』全市首屆社區青少年廣場纔藝展示、『我是小花蕾』六一兒童文藝晚會、『共建美好明天』歌舞演出、革命電影進社區、『我愛祖國』演講比賽、『周末露天舞會』等等。社區還給貧困孩子辦理了讀書卡,周六、周日,孩子憑卡可到閱覽室免費看書。通過這些活動,不僅使鄰裡關系更加和睦了,也促進了和諧社區的建設。

責任編輯:於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