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沈陽2月27日專電(記者 魏運亨)對於東晉十六國時期以強勢逐鹿中國北方的主角慕容鮮卑,人們通常都將其與匈奴、羯、羌、氐並列,認為它是一個少數民族。但遼寧朝陽三燕文化研究會會長、歷史學教授雷廣臻日前表示:慕容鮮卑實際上是黃帝的後人。
雷廣臻說,慕容鮮卑人起初沒有自己的文字,世事全憑世代口口相傳。但慕容鮮卑人關於自己是黃帝後人的記憶十分明確,明代楊慎在《昇庵詩話》中曾寫道:『慕容氏自雲軒轅之後。』軒轅,就是黃帝。除世代口傳外,歷代典籍中也有關於慕容鮮卑人身世的記錄。例如《山海經》記載:『有北狄之國。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北狄。』這一說法後來為《晉書》及《北史》所沿用,二書都說:『始均為鮮卑族始祖。』《晉書》還稱:曾在晉代受封為『鮮卑都督』的慕容廆,『昌黎棘城鮮卑人也。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號曰東胡。』這裡說的昌黎棘城,就在今遼寧義縣。所謂的『有熊氏之苗裔』,就是黃帝後人的意思。
雷廣臻告訴記者,史稱慕容鮮卑『邑於紫蒙之野』。經考證,紫蒙之野位於西遼河上游,即大興安嶺以南、燕山以北的廣大地區。這也正是近二三十年考古學者十分關注的紅山文化區。
中國考古學會常務理事郭大順指出:『黃帝族「遷徙往來無常處」。這是北方游牧和漁獵部落的特點。』『遼河文明的提出,以及仰韶文化與紅山文化南北接觸的文化關系,證明了五帝前期諸代表人物在北方地區活動的可信性。』
歷史上,慕容鮮卑建立的前燕、後燕、北燕,都以朝陽為都。由此,朝陽有『三燕故都』之譽。雷廣臻認為,慕容鮮卑後來定都遼寧西部,大有榮歸故裡、尋根問祖之意。而後慕容鮮卑與漢族的重新融合,互取精華,也為隋唐時期的高度繁榮注入了文化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