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七臺河
搜 索
山西省長治市發展經驗系列九 栽下棵棵樹長出大把錢
2009-10-23 16:47:42 來源:東北網  作者:張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23日訊 長治市發展經濟林面積150萬畝,年收入5億元;速生豐產林21萬畝,年產值達4.2億元;林木種苗花卉業年產值達到2.5億元;森林生態旅游總收入達到62.08億元。長治人不僅綠化了城市荒山,而且,也從綠色中受益,賺來大把大把的鈔票,真的是一綠解千愁。

  荒山披綠。從1994年太行山綠化工程全面啟動到2004年全國太行山綠化現場會在長治市召開,10年造林205萬畝。現在,長治森林面積達到561萬畝,基本形成了比較完備的生態防護林體系。近三年降雨量達到600毫米,較過去提高了50毫米,全市水土流失面積治理率達到80%以上,采礦塌陷區生態治理修復率達到85%。

  城市增綠。2006年以來,市區新增綠化面積291.7萬平方米,新增和改造公共綠地106.7萬平方米,在城市建設公園綠地90餘處。四年完成通道綠化4068公裡,環城綠化280公裡,村莊綠化1016個,建成新農村示范村132個,廠礦企業綠化350個,新建完善農田林網80萬畝,新增城鎮綠化景點184個,建成城郊森林公園22個,在市區和各縣城新栽以楊、柳、槐等鄉土樹種為主的高大喬木30.2萬株,形成了以鄉土樹種為主,喬灌花草有機結合,常綠樹種與彩葉樹種合理搭配,『一路一品、一村一景、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生態景觀。

  長治人始終堅持把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緊密結合,把興林與富民緊密結合,走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路子。

  近年來,全市每年新發展經濟林10萬畝,使經濟林面積達到150萬畝,乾果年產量5000萬公斤,收入5億元,佔到產區農民純收入的25%以上。全市種植優種核桃年收入在萬元以上的大戶達2200多戶,經濟林成為山區農民興林致富的主導產業。村民李保民透露自己種核桃年收入50萬元,今年還會增收,預計達到60萬元。

  長治市在通道、環城、灘涂、庫邊等綠化工程中,大力發展以楊樹為主的速生豐產林。全市豐產林達到21萬畝。他們積極推進林草、林藥、林菌、林禽等林下經濟開發,豐產林年產值達4.2億元,走出了一條生態經濟型的新路子。

  造林綠化催生林木種苗花卉產業,全市共發展育苗戶2053個,每年新育苗2.5萬畝,育苗總面積達到5萬畝。建設花卉基地210個,面積達0.6萬畝,林木種苗花卉業年產值達到2.5億元,為增加農民收入開闢了一條新的途徑。

  長治文化底蘊深厚,長治文化資源豐富,長治人把旅游業做得紅紅火火。他們現在形成了以太行山大峽谷、太行水鄉等森林生態旅游品牌,帶動了餐飲服務、交通運輸、農產品銷售等第三產業發展。『農家樂』遍布各旅游景區,增加了農民收入,吸引安置了大量的農村富餘勞動力。2008年,全市旅游總收入達到62.08億元,森林旅游成為朝陽產業。

  現在,長治初步形成了森林生態游、乾果經濟林基地、林木種苗花卉、速生豐產林和林下經濟開發四大林業產業體系,『綠色銀行』成了農民心中的最愛。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