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2日訊 七臺河市把鞏固第二批學習實踐活動成果與推進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紮實開展緊密結合起來,在城市基層黨組織與農村基層黨組織中開展了以『組織聯建、黨員聯動、活動聯搞、資源聯用』為主要內容的『四聯』活動,有效整合城鄉黨建資源,實現城鄉優勢互補,取得了較好成效。
一是組織聯建,搭建統籌城鄉黨建工作平臺。為打破城鄉二元分割工作格局,組織部分市直和區縣直部門與220個農村基層黨組織建立共建對子,改進黨組織設置形式,成立城鄉一體聯合黨組織65個,共同制定城鄉集體活動日、聯席會議、黨建互助等項制度。充分發揮城市黨組織的優勢,協助幫扶村黨組織健全完善村務公開、民主評議黨員等工作制度。城市基層黨組織每月參加一次農村基層組織生活,幫助研究村域發展規劃、完善發展思路,使村黨組織做有目標、乾有方向。城鄉基層組織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研究解決制約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問題,形成了城鄉共同繁榮發展的良好局面。
二是黨員聯動,搭建黨員互幫互助平臺。為使廣大黨員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中更好地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市委建立黨員『一聯一』互助對子4156個。在思想上幫:利用黨校、職業學院等教育資源,抽調有農村工作經驗的黨員教師,對農村黨員開展黨在農村的路線方針政策、基層組織建設、村務管理等方面的知識教育;利用農村黨員現代遠程教育網絡,播放VCD光盤、提供市場需求信息;組織100多名農村黨員赴先進發達地區學習培訓,進一步開拓視野,增長見識。目前,已累計培訓農村黨員2300餘人、提供各類生產致富信息1800餘條。在資金上扶:動員城市3萬多名黨員開展『城鄉手拉手、共建新農村』募捐活動,建立專項幫扶基金,由區縣摸底上報幫扶項目,市委『四聯』活動領導小組專題研究批准實施,目前,募集資金200餘萬元,上報扶持項目236個,有85個進入實施階段。在技術上帶:開展『培一扶十指百』工程,組織城市有技術專長的黨員骨乾力量,對農村黨員進行技術幫帶,每村培育1個黨員技術中心戶、扶持10個黨員技術示范戶、指導100個農業生產戶,對中心戶實行全程跟蹤技術指導服務,建立幫扶檔案,輻射帶動全村提高農業生產科技含量。
三是活動聯搞,搭建黨員聯系服務群眾平臺。緊緊圍繞解決群眾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深入開展『城市基層黨組織承諾制』、『城鄉手拉手、共建新農村』、城市和農村黨員結對幫扶、黨員志願者服務等活動,不斷創新活動方式,豐富活動內容,完善活動措施,在為基層和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中體現學習實踐活動成果。全市共建立黨員責任區1200個、黨員志願者服務隊485個,承諾服務事項786個。針對基層反映農業低溫冷害嚴重的問題,城市基層黨組織抽調了200名城市黨員技術骨乾和400名農村黨員技術能手,組成黨員技術服務隊,分赴全市17個鄉鎮220個村屯向農民傳授抗低溫促早熟技術,分作物、分地塊現場指導,收到了較好成效。目前,全市每個農戶都有一個抗低溫促早熟技術明白人,治理作物面積達到80%以上。通過活動,已累計服務群眾4萬多人次,解決各種問題200多個。
四是資源聯用,搭建城鄉一體科學發展平臺。為進一步提高學習實踐活動效果,市委樹立城鄉一體發展理念,堅持城鄉優勢互補、互惠互利、資源共享的原則,把農村發展納入全市『一盤棋』統籌謀劃考慮,打破制度壁壘,研究制定了統籌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扶持性政策,統一城鄉戶口、實行城鄉統一低保標准。市級財政今年拿出近1億元資金加大新農村建設力度,城市各基層黨組織也積極通過對上爭取、招商引資等方式,積極籌集新農村建設資金4300多萬元,實施建設項目119個,完成了7個村自來水改造、維修村路42條67.6公裡、清理邊溝74.5公裡、新建或維修文化廣場13處、安裝路燈350基。農村基層黨組織幫助解決城市項目建設用地、用水、用電、用工等問題86個,進一步優化了發展環境,促進了城鄉統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