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老人難捨英雄情結 12年走遍大江南北尋英雄故裡
2009-10-30 11:10:30 來源:東北網-大慶晚報  作者:王智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30日訊    10月25日,記者在讓胡路區奔二村見到了張朝仁老人。張老是位老會戰,退休前曾在采油一廠、供水公司工作過,雖然他年逾古稀,但身體硬朗,隨著他真情飽滿的講述,記者被他帶上去英雄故鄉的路…… 

  張老從小崇拜英雄,年輕時學習英雄,老了追尋英雄的蹤跡,退休12年時間裡,他一路風塵,跑遍了大江南北。在英雄的故鄉,他看望了幾十位英雄的親人,他去過雷鋒的故鄉(湖南省望城縣安慶鄉簡家塘衝)和雷鋒所在部隊以及撫順雷鋒紀念館。 

  他對『雷鋒』講感受 

  今年9月末,張老與老伴兒從美國旅游回來,10月20日,他到撫順雷鋒紀念館,對著雷鋒的塑像,講他在美國的感受。 

  雷鋒是1940年生人,張老是1939年生人,雖然他比雷鋒大一歲,但他說話時稱呼雷鋒為同志,他說:『雷鋒同志,我剛從美國回來,美國也在學習你的精神呀……』 

  焦裕祿出『遠門』了 

  時間追溯到1996年,那時張老剛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他開始了自費英雄故鄉行。 

  5月是風沙天氣,由於不熟悉路,在乘坐鄭州到蘭考的長途客車時,他坐過站了,走了10多裡回頭路。 

  在縣城的焦裕祿陵園,他看到很多老年人或在遛彎,或在輕聲地交談,他們對遠來的張朝仁說:『多年來已經養成了習慣,有看不慣的事情,心裡憋屈,就來和焦書記掏心窩子,一嘮就敞亮了。』 

  還有的人在每年的收成之後,拿著花生、瓜子先讓焦書記嘗嘗,今年就是個豐收年,前來『送禮』的特別多。 

  在焦裕祿陵園的對面,有兩個寧靜的小院,院裡翠竹鮮花,焦裕祿的夫人徐俊雅和兒子就住在這裡。徐俊雅和兒子是在陵園建設時搬遷到這裡居住的,盡管焦裕祿從沒來過這個小院,然而,在踏進這間朴素的屋子後,張老便感受到,焦書記就住在這裡,臨時沒在家,那是出『遠門』了。 

  徐俊雅當時64歲,是從蘭考縣人大的工作崗位退下來,靠退休金生活,不是很富有。 

  臨別時,張老塞給徐俊雅200元錢,徐俊雅婉言謝絕。 

  回到大慶後,張老把錢又匯給蘭考縣人大,讓其轉交給徐俊雅。 

  半個月後,徐俊雅給張老寫來了親筆信,信是用毛筆寫的,字很好看,信中說錢已經收到,自己錢夠用了,因此把錢交給了焦裕祿陵園的工作人員。  

  孔繁森在河邊洗澡 

  至今張老無法忘記那次的山東之行。 

  在魯西平原上那個普通的小村莊,他感受了太多的純朴民風。 

  張老參觀了孔繁森紀念館,看望了孔繁森的妻子王慶芝,之後趕赴50裡外的堂邑鎮五裡墩村,那裡是孔繁森的出生地,那裡有孔繁森年邁的老母親。 

  在村口,張老打聽一個騎自行車出村的年輕人:『孔繁森母親住在哪?』 

  年輕人放棄了出村,帶著他走了200多米,一直把他送到孔繁森的母親家。 

  孔繁森的老母親已經90多歲了,身體不適,躺在床上,張老像兒子一樣俯在床頭,問寒問暖,並且執意把老人抱到輪椅上,在院門外推著老人走了一大圈。 

  村民自發在村裡建了一個規模不大的孔繁森紀念館,裡面珍藏著100多幅孔繁森的照片。 

  張老來到此地,看門人熱情地向張老介紹圖片,當看到孔繁森童年時河邊洗澡的照片時,看門人說:『多少年了,走過村西馬頰河,好像他還在那和小伙伴洗澡!』 

  帶著無法言傳的感動,張老戀戀不捨地離開了孔繁森的故鄉,馬頰河從村西靜靜地流過,這是孔繁森兒時的樂園,他仿佛真的看到他與一群小伙伴在河邊光著身子奔跑,身上的水珠折射著太陽的光芒!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