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1月4日訊 2日上午,尚志市珍珠山鄉一村民在自家門前蓋房子挖地基時,意外發現一處古墓葬。據現場負責搶救性清理墓葬的市文物管理站的工作人員介紹,從出土的陪葬物品推測,墓葬年代久遠,主人的身份比較顯赫。
該古墓葬位於尚志市珍珠山鄉榆樹村大愣屯,距離尚志市100多公裡。發現墓葬的是該村村民王某。據王某的妻子駱玉紅(音)講述,王某打算在自家門前西側蓋棚子,2日8時許,當地基挖到距離地面50厘米深時,發現了一塊巨大的青石板。這種石板在當地比較常見,王某等人以為這可能就是別人家幾年前蓋的菜窖,也沒在意,繼續施工。不料,石板被打碎後,下面竟然是一處石室,一個裝著枯骨的殘破陶罐赫然出現。
村民們撥通了尚志市文化局的電話。哈爾濱市文物管理站的專家們在得知消息後也前往現場對墓葬進行搶救性清理。
據專家介紹,該墓葬高70厘米,兩側使用青石板,另外兩側用條石堆砌,每塊條石大約15厘米見方,墓葬底部平鋪鵝卵石,面積在兩平方米左右。墓葬內沒有棺木,推斷陶罐可能就是當年的『骨灰盒』。專家趕到現場時,陶罐已經完全破損,裡面的枯骨殘片散落在地面。從陶罐的碎片看,這是一個『雙磐雙孔釘陶罐』。專家還在現場發現了兩件石斧,兩件石刀,均做工精良。石斧的長度在30厘米,被專家稱為『長身石斧』。石刀分別叫做『半月形雙孔石刀』和『匕首狀石刀』。專家們說,這四件文物距今至少在千年以上。
部分專家認為,根據出土的陪葬品推斷,墓葬的主人應該比較有身份,不是一般的平民。根據石斧的年代推測,墓葬有可能是戰國時期的。專家表示將會通過陶罐的殘片做科學鑒定,從而確認墓葬的具體年代。
據市文物管理站站長劉雲纔介紹,這是尚志地區首次發現的古墓葬,對研究當地的民俗文化歷史有重要意義。專家將對古墓葬的具體年代、主人的身份等進行准確的勘查和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