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3日訊 題:哈爾濱生命之水告別松花江每天90萬噸磨盤山水流進城
第一篇母親河難承重負
有消息說,哈爾濱磨盤山供水工程二期工程即將完工通水。這意味著,哈爾濱市政供水管網內流淌的全是磨盤山水,從此告別了飲用了百年的松花江水。雖然我們對松花江水有百般不捨——百年來,松花江用它博大的胸懷養育著哈爾濱這座城市,是這座城市人民生命的源泉。然而,1998年以來,松花江乾流出現了百年未遇低水位,加上江水污染日趨嚴重,特別是2005年松花江突發污染事件,迫使哈市開闢新水源——磨盤山。
松花江生命之水
『三花銀鱗細,生拌野味香。飛箭喚鴻雁,煮酒話松江。』這是我省作家阿成年少時寫的贊美松花江的詩。
松花江是滿語『松阿裡烏拉』的轉譯,意思是從天而降的河。從長白山天池出發,流經哈爾濱,然後匯入黑龍江。
有一種說法『文明伴水而生』。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說,是這條江孕育了哈爾濱這座城市。如果沒有松花江,也就沒有哈爾濱。
據《哈爾濱道外區志》記載,道外開埠初期,居住在沿江一帶的居民均食用松花江水。居住離江較遠的居民,則以大口土井或手壓水井作為水源(俗稱馬神井)。百年來,哈爾濱一直以松花江水為水源,輔助使用地下水進行城市供水。
據考證,哈爾濱最早供水管線為1936年日偽時期鋪設的市政用水管線。當時的人民群眾只能飲用江水、手壓井水和大口土井水,供水普及率只有13.8%。用自來水總人口中,外國人佔94.73%。外國人他們享受著佔領者和殖民者的用水特權。
解放初期,80%的供水設施被破壞。哈市投入資金,水廠逐步恢復生產。1953年至1965年,建設了樂朱順屯水源地,並且改建了顧鄉水源取水設備,使城市年供水量一躍達到4739萬立方米,供水人口117萬,普及率達到66.1%,達到77.4萬人。
到2006年底,駱斗屯、菅草嶺地下水源廠等供水設施相繼完成,供水普及率達86.3%,供水人口達92萬戶。
母親河越來越髒
上世紀八十年代,松花江隨著一曲《太陽島上》揚名全國。然而,正是這個時期,在美麗的松花江上,一場與江水污染進行的較量正在進行著。當時,松花江裡的魚蝦豐富,看漁民們撒網捕魚成為松花江上的一道風景。但是,江水越來越髒的狀況不容置疑。
更為尷尬的是,哈爾濱市緊挨松花江,卻是全國十大缺水城市之一。我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為2000多立方米,而哈市市區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只有91立方米,還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1/20。
1998年以來,松花江乾流持續出現低水位。2003年松花江哈爾濱段的最低水位僅為110.07米,致使供水廠取水十分困難。隨著松花江水流量的減少,污染也逐漸加重。據環保部門2005年發布的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在我國七大水系污染程度排序中,松花江居第5位,其水系以三至四類水體為主。
記者從省環保局了解到,我省主要河流普遍存在較嚴重的污染,高錳酸鉀指數、生化需氧量和氨氮普遍超標,枯水期松花江支流及主要支流河口嚴重缺氧。
近年來,隨著城市的發展、工業用水量的增加、市民對水需求量的增加,松花江已經難以滿足哈爾濱城市用水的需求。
同時,松花江上游化工、石油等行業的發展對松花江水造成的污染,已經嚴重影響了哈爾濱水源地的水質,這條母親河正日益喪失作為飲用水源的功能。
難忘那場生態災難
哈爾濱人民永遠不會忘記全程停水4天的2005年。隨著嚴寒的降臨,我們的母親河陷入了一場空前浩劫。
長篇報告文學《鑄堰》一書這樣記載了松花江污染事件: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雙苯廠一廠爆炸,爆炸造成約100噸苯類物質流入松花江,造成松花江水體污染,地處下游的黑龍江省沿岸城鎮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生態災難。白璧無瑕的冰蓋下潛流著一條120多公裡長的污染團,就像一條帶著病菌的孽龍,向黑龍江和烏蘇裡江咆哮。
發生爆炸的次日,環保部門測出水體苯超標108倍。
11月21日中午,哈爾濱市政府通過電視臺發布公告,先稱『對市區市政供水管網設施進行全面檢修並臨時停止供水』。
沒想到,一條簡單的公告給哈爾濱帶來了非同尋常的麻煩。一時間,流言四起。
當天下午,一股搶購飲用水和飲水器的風潮突如其來,席卷哈市,頃刻間,市區的飲用水脫銷,價格暴漲。超市內,不管是果汁、飲料,還是乳品,能買多少買多少。
當晚,哈爾濱市政府緊急發布第二條停水通告稱:因吉化爆炸事件『預測近期有可能受到上游來水的污染,市區市政供水管網將臨時停止供水』,停水4天。
哈爾濱市政府決定:於11月23日零時起,關閉松花江哈爾濱段取水口,停止向市區供水。隨即,開始采取緊急措施,應對水污染事件。
黑龍江省及哈爾濱市啟動應急預案,在高密度水質監測的同時搞好城市供水、維護市場秩序和社會治安、信息發布等工作,並調動省內外力量保障群眾生活和重要生產部門用水。
哈爾濱經實行緊急狀態下用水限制,所有浴池全部停止供水,所有洗車行全部停止營運。同時,哈爾濱市在現有918眼深井提供32萬噸地下水的情況下,增打100眼深水井,增加8萬噸地下水。並且從外地調運瓶裝、罐裝純淨水。
在防控污染的同時,哈爾濱著手污染物的清理和水環境的恢復,通過活性炭吸附方式清除污染物。
經過4天4夜的緊急處理,11月27日,時任省長的張左己喝下了恢復後的第一口水。
值得欣慰的是,這場浩劫讓人們更加知道水的珍貴。第二篇清清新水源
巨資投向磨盤山
2003年4月,一項關系到哈爾濱市區380萬市民生活的民心工程——磨盤山供水工程正式開工建設。水庫工程的主要建設工作分為水庫工程、輸水管線工程、移民安置工程等。
該項工程以哈爾濱城市供水為主,兼有下游防洪、農田灌溉等綜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利樞紐工程。工程概算53.12億元,這在哈爾濱市政建設史上從來沒有過。工程包括:新建總庫容5.23億立方米的水庫一座;長度為176.22公裡的輸水管線兩條;日淨水能力為90萬立方米的淨水廠一個;修建城市配水管網194.54公裡。該項工程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2005年竣工、2006年實現向哈爾濱市道裡、道外、平房、南崗、太平區供水;二期工程從2006年開始,在2010年前完成。
磨盤山水庫水位設計高程318米,海拔高出哈爾濱市區近200米。所以庫區水靠重力就可自然流到位於平房區的淨水廠內,經過淨化處理後匯入市區供水管線。
2005年9月25日,隨著幾十噸重的閘門徐徐下落,磨盤山水庫供水工程正式下閘蓄水。2006年12月23日,磨盤山第一次向哈爾濱市區供水。清澈的磨盤山水通過一根碩大的鋼質管道,3次穿越拉林河、22次穿越公路、8次穿越鐵路,歷經180公裡,一路歡歌流入百姓家時,人們為之歡呼雀躍,激動不已。
經過三次擴容,到2007年底,磨盤山水庫供水一期工程45萬噸清泉全部送到了百姓家。哈市能喝上磨盤山水的百姓已達到165萬人,覆蓋整個平房區以及道裡、香坊、道外、南崗部分地區。
磨盤山印象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前不久,記者第6次來到磨盤山水庫。
秋高氣爽,層林盡染。磨盤山頂,形如磨盤,磨盤山因此而得名。這裡有著名的石篷山,磨盤山在與石篷山群形成的峽谷地帶中靜靜地流淌著清亮的拉林河水,磨盤山水庫就建在這片青山綠水中間。
乘坐快艇,在佔地面積29.21平方公裡的庫區上行駛一周需要3個多小時。在艇上,記者試著將一根三四米長的竹竿插入水中,竟能清晰地看到沒入水中竹竿的全貌。據水庫工作人員介紹,水體透明度達到16米。
林木茂盛的兩山間,拉林河水已被大壩攔截。沿著臺階,記者攀上50米高磨盤山水庫大壩,在大壩外,一條巨大的水柱從閘口噴出,咆哮著湧入拉林河河道。
曾任磨盤山水庫建設工程管理處處長的張波用礦泉水瓶灌了一瓶水,與一瓶礦泉水相比較,兩瓶水的水一樣清澈,沒有人能分清哪個瓶裝的是磨盤山水。喝一口磨盤山水,感覺有點甜。然而,張波的一句話卻讓人不得不感慨。『這項浩大工程的背後有誰知道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啊,有的人推遲結婚,有的人病倒在施工現場……』
磨盤山水衝擊桶裝水
記者從哈供排水集團了解到,像磨盤山這樣的極品水質,在全國淡水資源中也僅有3%。
2006年,磨盤山通水之初,磨盤山水成了香餑餑,如果是磨盤山水供水范圍的房屋,出售時磨盤山水都被房地產商作為賣點,房價有所提高。更為突出的是,隨著磨盤山水在哈爾濱市的供應面積越來越大,清涼甘甜的自來水受到越來越多的市民歡迎,這使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後流行起來的桶裝水受到衝擊。
家住道裡區安固街的楚女士告訴記者,以前他家一直喝桶裝水,自從2006年12月喝到第一口清涼的磨盤山水後,她就喜歡上了磨盤山水。2007年春季,他家喝完了預定的最後一桶礦泉水,從此就喝磨盤山水,把飲水機也低價賣掉了。
像楚女士這樣認准了磨盤山水而放棄桶裝水的居民不在少數。
據哈爾濱市城東新居的一家水站老板介紹,針對優質磨盤山水對桶裝水市場帶來的衝擊,他們已經把市場進行了轉移,把未開通磨盤山水區域、自供水區域以及企事業單位作為他們日後主要開拓市場。
近期可實現日送水90萬噸
9月中旬,哈爾濱供排水集團把磨盤山供水二期管線工程建設需要與一期工程管線進行了連接。這也意味著磨盤山二期也具備了通水的基本條件,原本年底通水的計劃可能提前。哈爾濱供排水集團負責人馬振曾告訴記者,由於建設者們夜以繼日地施工,磨盤山供水二期工程調試送水的時間比原計劃提前了一個月。
據哈爾濱供排水集團宣傳部部長呂國振介紹,根據工程計劃今年年底通水,根據目前的工程進展情況,集團力爭提前實現二期供水。一期與二期管線連通後,對管線內的雜物進行衝洗,再進行水平衡調試等一系列工程後即可通水,屆時可實現向市區日供水90萬噸的能力,可基本滿足生活用水需要。
還有一條消息,也可證實二期工程將提前通水。
哈爾濱市物價局發布消息稱,針對市供排水集團提出的『關於盡快調整自來水價格的請示』,經哈市政府研究決定並請示省物價監督管理局同意,哈市物價局擬於11月中旬召開水價調整聽證會。
據業內人士透露,在調整水價前磨盤山二期將通水。屆時,哈爾濱市居民生活用水將全部取自磨盤山水庫,為哈爾濱居民服務了上百年的松花江水將改為工業、大生活和基建用水。據介紹,現有的水廠將全部保留,以保證哈爾濱城市供水多水系,確保供水安全。
哈爾濱工業大學市政環境工程學院馬軍教授指出,一個城市如果有多個水源地為城市供水是有利的,而且是安全的。拉林河流域水量充沛,磨盤山水庫完全可以滿足到2020年哈市生活飲用水需求。2020年以後,拉林河谷地下水將作為磨盤山水庫的後備水源地,可以每天新增75萬立方米的供水能力。
那麼,多年以後怎麼辦?記者從哈爾濱水務部門了解到,西泉眼水庫將再次啟用,作為哈爾濱的備用水源。西泉眼水庫供水工程正式完工後,將實現向哈爾濱市城區和阿城區日供水30.05萬噸,年供水1.1億噸。屆時,磨盤山水庫、西泉眼水庫將替代松花江水源聯合向哈爾濱供水。
也許,哈爾濱市民在告別了松花江水之後,迎來的將是一個『礦泉水時代』!
專家觀點磨盤山水源必須保護
磨盤山水庫供水工程是哈爾濱市的生命線工程,因此保護庫區生態環境非常重要。
由於磨盤山風景秀麗,山高水清成了旅游度假的好去處。從哈爾濱去往磨盤山的道路上,距離磨盤山不遠的公路邊上,記者發現多塊類似『磨盤山漂流旅游歡迎您』的大牌子。因此,有關專家呼吁,磨盤山水源一定要保護好,不能開發旅游。
當地的居民告訴記者,磨盤山水庫上游座落在山河屯林業局施業區內,每年都大量采伐樹木。
生態專家、東北林業大學教授聶紹荃曾表示,一萬公頃森林蓄水一千萬立方米,集水區面積有多大,水量就有多豐富。磨盤山水庫作為水源地,集水區域內都應該停伐。如果不停伐,就不會形成降雨小氣候,即使有雨也下不來。同時采伐使森林涵養水源的能力降低,會造成水土流失,使水庫淤積。
同時,記者從哈市環保部門了解到,對磨盤山水庫庫區現存村莊日常產生的人畜垃圾,通過無害化垃圾處理的辦法,把環境隱患最小化。
值得慶幸的是,目前《黑龍江省飲用水源保護區劃分與防護實施辦法防護實施辦法》已經出臺,初步劃定了磨盤山水源地級保護區。哈爾濱市正在制定《磨盤山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該條例出臺後,哈爾濱的生命水源——磨盤山將有效得到保護。
新聞背景新水源出爐的背後
從市民飲用水水質上看,哈市水廠的淨化措施尚未有效去除自來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在江水中檢出的191種有機污染物,在自來水中檢出169種。尤其在松花江冰封期和枯水期,由於江水流量小,污染程度加劇,按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規定,哈市松花江水源地已達不到集中飲用水水源地的水質要求,供水水質存在嚴重隱患。
松花江上游還有眾多城市,因此水源污染物不可控因素較多,嚴重威脅飲用水安全。再加上松北建區和呼蘭、阿城變區後,城市供水格局和需求發生較大變化,為適應哈市城市經濟、社會發展要求,需要對哈市水源地進行轉換。
如何解決哈爾濱市380萬人安全飲用水水源?2000年,哈爾濱市委、市政府做出重要決策:為哈爾濱城市供水開闢第二水源。
通過調研,調研專家發現區外主要選水資源有西泉眼水庫、擬建的磨盤山水庫、桃山水庫和拉林河谷地下水。
在幾個備選的水源地當中,西泉眼水庫因承擔周邊24萬畝農田的灌溉任務,如再承擔城市供水,有些『局促』;另一個原因就是,其由於旅游開發過度,對水體造成威脅,因而被『淘汰』。桃山水庫水質則不穩定,加之庫區需淹沒數十萬畝水稻良田、移民動遷量大等原因,也『落選』。
經過反復論證,專家把目光定格在磨盤山上。
磨盤山水庫位於拉林河乾流上游五常市沙河子鎮沈家營村上游1.8公裡處,距河口343公裡,上游流域面積1151平方公裡。拉林河是松花江右岸的一級支流,發源於長白山張廣纔嶺。
磨盤山水庫壩址選在山區,地面植被覆蓋率達95%。良好的生態環境,使其形成了降水豐沛的小氣候,多年平均降雨量達800毫米左右。該地方被認為我省暴雨集中區。
水量上看,從近50年的資料上看,磨盤山水庫每年年徑流量都在5.6億立方米,水量充沛,建成後每年可向城鎮供3.37億立方米的可靠水量,而且對下游防洪標准由現狀的10-20年一遇提高到20-50年一遇。
從水質上看,根據環保部門常年監測的結果,水源地水質為一類水體,按2000年1月1日國家新實施的自來水水源水質標准,其42項指標完全達標,且優於國家飲用水標准。
哈市政府專門成立專家組,經過多次詳細分析和實地考察,多次組織召開專題會議,詳細分析了黑龍江省的山脈河流,考察了哈爾濱周邊自然地理環境,先後經過23次反復論證,並綜合國內340多位專家的意見,集思廣益,最終選定磨盤山為哈爾濱的第二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