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黑河
搜 索
黑河對接『八大經濟區』建設 打造東北亞貿易開發區
2009-11-19 16:45:17 來源:黑河日報  作者:邢爽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黑河11月19日訊 為應對金融危機挑戰,推進全省經濟提速增效、實現跨越發展,我省提出建設『八大經濟區』的戰略構想。黑河市站在促進全省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的高度,把貫徹落實『八大經濟區』戰略與科學謀劃黑河發展緊密結合,明確定位、積極對接,傾力打造東北亞經濟貿易開發區、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保護區、北國風光特色旅游開發區、農業綜合開發試驗區、高新科技產業集中開發區等『五大黑河行動區』,盡快使資源、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全力推進全市經濟社會新一輪發展。

  東北亞經濟貿易開發區——爭排頭創一流

  依托獨特區位優勢,我市積極推進東北亞經濟貿易區建設和對外開放戰略昇級,構築中俄國際經貿旅游大通道,打造國際貿易物流、產業發育、科技合作和環境服務平臺,努力把黑河建設成東北亞地區的加工、商貿、旅游、物流、會展中心和帶動全省沿邊開放的先導區、示范區。

  利用國家、省有關優惠政策,我市加快推進了對俄化工、電力、建材等產業合作開發。積極調整和優化貿易結構,擴大了電子產品、木制品、蔬菜等商品出口和原煤、鐵礦砂等資源產品進口。培育和壯大外貿經營主體,全市具有經營權的外貿企業已發展到578家,超億元、超千萬美元企業達22家。舉辦了中國大黑河島國際經貿洽談會,現場簽約國際經濟技術合作項目15項、簽約額18.9億元,對外經貿項目10項、簽約額1.5億美元。

  加快推進對俄出口商品基地建設和油品儲運、境外水泥粉磨站等對俄合作項目,與臺灣光寶公司、北京神農公司達成了投資5億元建設千棟光伏大棚的協議,推進了俄阿州建築裝飾綜合市場建設,現已完成建設規模1.8萬平方米,擴大了在俄房地產開發規模,今年開發面積達20餘萬平方米。加快推進黑河、遜克口岸改擴建,啟動吉黑高速公路北黑段等9個交通項目建設,全力推進黑河—布市固冰通道建設,預計明年建成並投入使用。利用俄電資源優勢,累計投資16.5億元建設五秀山、二公河和愛輝區對俄進出口加工園區,截至10月末,累計引進俄電19.4億千瓦時、實現銷售收入19.7億元、上繳稅金1.3億元。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完成17.3億美元。

  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保護區——打造生態屏障

  近年來,我市始終把生態保護和培育放在突出位置,堅持生態主導、科學開發方針,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和生態產業,集中培育和發展生態主導型接續和替代產業,努力把黑河建成生態功能完善、經濟活力增強、人與自然和諧的區域,為全省乃至東北、華北地區建設起一道堅固的生態屏障。

  全面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恢復,積極發展生態農業、林木精深加工、優勢特色養殖產業、清潔能源工業、綠色農副產品加工業,啟動實施封山育林5萬公頃、三北防護林1.7萬公頃。推進礦山環境治理,加強村屯綠化、農田林網建設、道路和河渠綠化,實施生態移民,推進生態脆弱區村屯整體搬遷,加快水土保持、國土防護工程、旱田節水灌溉等綜合治理,加強重點火險區防控,今年實現連續七個防期沒有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的歷史性突破。

  加強生態功能項目建設,全面實施森林恢復和保護、自然保護區建設、濕地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工程,重點推進了愛輝林板一體化、五大連池華森木業、嫩江生物質(秸稈)綜合利用等項目,建成和啟動了垃圾和污水處理廠,推進了造林綠化工程、生態修復等項目,啟動建設了孫吳縣二門山水源地建設項目、城區集中供熱項目和北安市趙光鎮東豐新村整體搬遷等工程。通過積極爭取,我市作為大小興安嶺的重要組成部分,已被納入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國家級規劃主體范圍。


 

  北國風光特色旅游開發區——叫響特色品牌

  聞名遐邇的火山奇觀、獨特秀美的中俄界河、家喻戶曉的璦琿古城、魅力四射的北國冰雪……黑河以獨特的生態、界江、民俗、古城、冰雪、戰爭遺跡等旅游資源,傾力打造著北國旅游名城,向全國乃至世界叫響著特色旅游品牌。

  圍繞北國風光特色旅游開發區規劃,我市加快了黃金旅游帶、生態旅游等十餘個旅游項目的規劃,聘請世界創意產業之父約翰·霍金等國際知名人士為我市旅游文化產業發展把脈。開闢了五大連池風景區—孫吳戰爭遺跡—森林濕地—大農業觀光—黑龍江(跨國)『黃金旅游帶』及五大連池著名火山游、中俄邊境游、璦琿歷史古城游等精品旅游線路,加大對鄂倫春民俗、冰雪運動等特色旅游項目深度開發,形成了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舉辦了相約紅色通道—旅居國外華僑華人和旅蘇俄留學生黑河行、首屆國際旅游與文化產業高峰論壇、黑河中俄邊境旅游宣傳周等一系列重大節會活動。以恢復異地辦照為契機,遠赴北京、上海、廣州等地開展旅游促銷推介,進一步擴大黑河旅游知名度和影響力。

  進一步完善了旅游城市服務功能,圍繞黑河、五大連池兩個旅游板塊,加強了公路、鐵路和航道、航線網絡建設,推進城市和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了中俄民族風情園等一大批別具特色的景點,積極培育以旅游、度假、會議、試車為重點的相關產業,打造黑河市區和五大連池鎮、愛輝鎮等特色旅游城鎮,開展環境治理和街道亮化、美化、淨化,全面提昇旅游名城形象。今年1?10月,全市接待國內外旅游者203.7萬人次,同比增長35.7%,其中出境游增長59%,實現旅游收入28.4億元。

  農業綜合開發試驗區——碩果累累滿枝

  我市以發展生態、特色、規模型現代農業為主線,積極推動農業生產組織方式創新,全面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大幅度提昇農業基礎建設和技術裝備水平,加速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

  加快農業綜合開發,全面實施水利化、農機化、耕地質量建設、科技創新、農業社會化體系建設、畜牧業跨越發展、特色產業培育、農業產業化、農產品市場流通、農業生態環境建設等工程。積極推進國家大型商品糧生產基地項目,完成了良種繁育體系、農業機械建設、農技服務體系建設及部分農田水利工程。加快建設了嫩江翔河油脂、躋牧飼料和嵩天馬鈴薯,愛輝區5萬頭豬,北安宜品乳業和翔龍漢麻紡織,五大連池華濱面業,孫吳大果沙棘、隆凱小麥,遜克北藥等農業產業化項目,五大連池市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建設項目順利推進。

  啟動實施了種植業『雙增工程』和畜牧業『跨越工程』,落實農業實用增產技術,組建大型農機合作社,發揮場縣共建積極作用,建設高產示范區,擴大農作物標准化栽培、綠色有機食品監測面積。目前,全市大型農機合作社已發展到163個,覆蓋耕地面積400萬畝,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面積分別達到433萬畝和618萬畝,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提高。加快推進『兩牛一鵝』產業帶和養殖專業縣建設,前三季度畜牧業產值增長10.3%,外向型農業實現較快發展,境外農業開發面積達到80萬畝,建設經濟林、北藥種植、綠色食品加工、森林特色養殖和木材加工等五個林業產業發展基地。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轉移農村勞動力16.5萬人,農民年人均純收入預計增長7%,糧豆薯總產比上年增長8%,前三季度農業增加值增長9.9%。


 

  高新科技產業集中開發區——搶佔一席之地

  11月底,年產5000噸多晶硅及14萬噸工業硅項目一期的1000噸多晶硅生產線及4臺工業硅冶煉爐將建成投產,預計年可實現產值7億元;年底前,14萬噸聚乙烯醇及配套30萬噸電石化工項目一期的20萬噸電石及配套工程將建成投產,4萬噸醋酸乙烯和2萬噸聚乙烯醇工程土建完工並進行設備安裝,達產後,預計年可實現產值10億元;《黑河市硅材料及光伏產業發展規劃》正加緊編制,全球最大的工業硅生產基地、全國著名的硅基材料研發生產基地、全省第一家光伏產業園將在黑河建立……一個個令人振奮的消息不斷傳來,黑河市正向新型工業化目標闊步邁進。

  近年來,我市依托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按照區域集中、產業集聚、輻射帶動原則,以發展多晶硅項目為突破口,高起點發展光伏產業,積極打造硅基高新材料、高新科技產業基地,大力發展多晶硅、硅切片、太陽能電池及組件、光伏產品及輔助產品等五大類產業。規劃建設專業性光伏產業園,加快有機硅、多晶硅、碳化硼等硅基系列產品研發,積極支持建材、醫藥、食品、木材等企業進行技術改造,設立海外留學人員歸國創業基金、建立創業基地,與美國道康寧、韓國KCC、日本東岳及賽維、新安化工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進行廣泛對接與深入合作。

  推進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及高新產業項目建設,積極培育具有特色優勢和競爭能力的高新技術產業,啟動了生物質能源和風力發電等項目建設,推進生物制藥、生物紙漿項目,建設了生物產業化基地,與北京錦倫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簽訂50億元投資意向,項目涵蓋生物農業、生物制藥、生物工業。同時,為了在哈大齊工業走廊、東部煤電化基地、哈牡綏東對外貿易加工區的建設中搞好配套、做好服務,我市加快了多寶山銅礦、翠宏山鐵多金屬礦、東安岩金礦、茅寶溝鐵鉬礦等礦產資源開發進程。如今的黑河,像一艘揚帆起航的巨輪,勇立時代潮頭,隨風借力、乘風破浪,一路高歌前行……

責任編輯:王凌霞

【專題】黑龍江八大經濟區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