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4日訊 13日和14日的一場大雪,讓6000多名環衛工人經歷了一次嚴峻考驗。連日來,記者走訪哈爾濱市道裡、道外、南崗和香坊區四大主城區看到,環衛隊伍中30歲左右的環衛工人比較『稀有』,大部分環衛工人的年齡都在50歲至60歲之間,一名78歲的老人仍在『揮掃帚』。據了解,工資收入低、勞動量大、危險性大等因素,成為環衛工人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瓶頸。
78歲老人仍在掃大街
19日,記者分別走訪了道外區錢塘街、慶興街、北七道街等看到,路面上負責日常清掃、保潔以及清冰雪工作的環衛工人中,有不少是白發蒼蒼、彎腰駝背的老年人。
在慶興街上記者看到,一名環衛工人身著棉衣棉褲,正弓著腰吃力地清掃街面上的積雪。記者上前詢問時看到,這位老大娘說,她姓鄭,已經78歲了,做環衛臨時工人工作已經14年了。
22日和23日,記者先後走訪了哈爾濱市四大主城區的部分街路了解到,在環衛工人隊伍中,50歲至60歲環衛工人成了『主力』。在道外區部分街路,記者隨機遇到並采訪了6名環衛工人,其中2位年齡在50歲以上,3位年齡在60歲以上,1位年齡在70歲以上。
在道裡區顧鄉大街,記者采訪了負責清掃保潔該街路的62歲環衛工人孫大娘。孫大娘告訴記者,今冬第一場雪她所在的環衛小組16個人全員出動,負責哈藥路部分路段和顧鄉大街的清雪任務,每天工作超過10個小時。清雪任務最重的一天,她凌晨2時就從家裡出來了。在她所在的小組中,僅1人30來歲,5人60歲以上,其餘的年齡全部都是50多歲。
隊伍『年輕化』有瓶頸
據南崗區環衛大隊榮市小隊環衛工人權大爺講,年輕人基本沒有願意來做環衛工作的。他所在的小隊負責紅軍街隧道橋下和花園街的保潔工作,額定人數應為60人。由於650元的工資不高,加上清掃保潔街路的勞動量大、危險性大,小隊根本招不上來人,現在小隊只有不到40人。
記者從哈爾濱市環衛部門了解到,9月下旬,哈爾濱市決定進一步加大環衛清掃保潔作業經費的投入力度,清掃保潔作業經費由原來的每平方米2.14元調整為每平方米3.2元。采訪中,記者從隨機采訪的10餘位環衛工人中了解到,環衛工人650元/月的工資近期沒有發生變動。
據了解,有政協委員曾提出《關於提高環衛工人、保潔員工資的建議》的議案,建議政府應該從財政再撥一部分款,增加環衛工人、保潔員的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