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8日訊 記者日前從有關部門了解到,中國第26次南極科考隊所乘坐的雪龍號,將於12月8日抵達南極中山站,在工作交接後,目前在中山站執行越冬任務的黑龍江省南極科考隊員葉成明將於明年1月3日登上雪龍號,踏上回國的路程,大約明年2月返回國內。
葉成明告訴記者,中山站共有28名越冬隊員,是去年年底到達南極的。現在,正在緊張地為交接做准備。中山站上網比較方便,工作之餘,隊員們可以通過網絡了解國內外的新聞,與國內的親友通過QQ聊天,有時,玩玩網絡麻將和撲克牌,和國內一樣,有的隊員也在網上『種地、偷菜』。據介紹,在南極越冬一年後,人體的免疫力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國內天冷加上『甲流』,即將回國的科考隊員可能會成易感人群。葉成明說,雪龍號抵達南極後會帶來一些藥,醫生也為他們准備了一些質量好的口罩。
在南極都吃些啥?葉成明介紹說,目前,中山站上儲存的食品已經到了最困難的時期,除繼續『享受』凍魚凍肉的『大餐』外,只有少量的脫水或速凍蔬菜。新鮮的蔬菜只剩少量的洋蔥了,有時切開一個,生吃一兩片。主食有大米飯、餅、油條等等。有時,站長還親自給隊員們做些點心,站上儲存的啤酒、飲料也早就過期了。在南極工作幾乎看不到陌生的面孔。除了站上的隊員外,他們還經常與距中山站不遠的俄羅斯科考站的隊員們在一起聯誼。由於語言不通,雙方隊員只能用手語交流。俄羅斯隊員常給中國同行們帶一些沙拉和現烤的面包等,不過,對這些洋食品,中國隊員顯然吃不習慣。
在中山站生活,隊員們經常能看到很多國內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的動物,比如帝企鵝、阿德利企鵝、海豹、賊鷗和雪雁等,但在中山站幾乎沒有植物,隊員們只能看苔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