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4日訊 (記者 高長利) 記者從24日召開的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全省扶貧開發今年共投入財政扶貧資金4.28億元,信貸資金9.1億元,完成了第四批750個貧困村的整村推進任務。全省30多萬人實現脫貧,走上富裕道路。整村推進後的貧困村中有160個初步建成了社會主義新農村。
貧困村產業結構得到調整
今年,全省直接扶持7403戶貧困戶購買奶牛427頭、肉牛3569頭、生豬3618頭,羊2044只、禽32.15萬只、鹿150頭、狐貉獺兔960組、引進糧食作物新品種1115.4噸,建設畜牧小區5660平方米等一大批生產項目。通過扶持貧困戶發展種養業項目,使貧困村的產業結構得到調整,貧困戶收入穩定增加。
貧困村基礎設施得到加強
年內,全省累計為貧困村修建村屯道路1588公裡,建橋涵2235座,打抗旱井645眼,修水渠2.5萬延長米,建畜牧技術服務站13個,建機械化榨乳站10個,溫室大棚15.1萬平方米,購置大型農機具146(臺)套,建設農機庫房1752平方米等一大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通過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了貧困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貧困村社會公益事業得到改善
今年,全省為貧困村打人畜飲水井44眼,安裝自來水2.7萬戶,安裝有線電視1.6萬戶、改造貧困戶泥草房1409戶、安裝路燈108盞,建衛生室99個、村活動室87個、休閑廣場81個,修村內路邊溝15.3萬延長米等一大批公益事業建設項目。通過加強對貧困村公益事業項目的建設,改善了貧困群眾生活環境,提高了貧困群眾的生活水平。
貧困群眾生產發展增收渠道拓寬
通過組織引導貧困村農戶開展土地流轉規模經營,全省流轉土地315.1萬畝,參加的7.5萬農戶家庭年均純收入達到8200元以上。
通過實施『雨露計劃』,培訓轉移的2.7萬個貧困戶勞動力,當年實現勞務收入1.2億元。整村培訓共舉辦培訓班1620個,培訓農民25.5萬人,提高了貧困村農民發展生產技術水平。
產業化扶貧成效顯著
通過政策扶持,17家扶貧龍頭企業共吸納貧困戶勞動力3452人。企業的產業化基地共覆蓋貧困村136個,帶動貧困戶5.78萬戶。今年,在企業的帶動下,貧困村農民實現了戶均增收0.5萬元。
各項試點穩步推進
——互助資金試點進一步擴大。今年,全省安排財政扶貧資金1800萬元,在39個縣、60個貧困村開展了互助資金試點,每村補助財政扶貧資金30萬元。截止目前,全省互助資金試點村總數已達154個。
——扶貧貸款貼息管理體制改革深入推進。今年,全省安排扶貧貸款貼息資金1200萬元,共覆蓋全省3024個貧困村的4萬個貧困戶、17家扶貧龍頭企業和41個扶貧項目。
——連片開發試點深入推進。今年,爭取到國家財政扶貧資金2000萬元,在延壽、同江開展連片開發試點,兩縣市共整合資金3142.6萬元,農民出工出勞折款1261.4萬元。該項目計劃於2010年末實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