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龍鳳環境整治老城『變臉』道路改造方便居民出行
2010-01-06 14:20:4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由佳林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新聞網訊 拆除違章建築、改造地下管網、舊樓『穿衣戴帽』……2009年,一系列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好似一場『變臉』革命,讓大慶市龍鳳區這座石化之城綻放新顏。

  管網改造拒絕污水橫溢

  在龍鳳街道辦事處環境綜合整治辦公室,鳳祥社區居民反映說:樓道內的排水管道兩個多月來一直不暢,嚴重的時候,樓道最底層淌滿了污水,希望有關部門能幫忙治理一下。接到群眾反映,區房產部門負責人當即表示:兩天之內制定施工方案,一周之內解決問題。

  在施工現場,工人從排水井裡挖出了一整車的生活垃圾、木板、水泥等雜物。排水井清理完畢後,工人用高壓水管一衝,大量的污水從井中呼啦一下,全部流進了排水管網中,附近圍觀群眾鼓起了熱烈的掌聲。據統計,該區全年投資670萬元,檢修各類公共設施5507個,清掏馬葫蘆3120個,疏通雨排管線15.8千米。

  在老城區地下管網改造中,相關部門緊密聯系,統一施工,共鋪設各種地下管線近1萬米,一次性完成了各種地下管網的預埋和大修改造,使近年內不再因地下管網改造而開挖道路,基本上杜絕了此前群眾反映強烈的道路『拉鏈』現象。

  道路改造方便居民出行

  龍鳳區澳龍學校門前的萬峰路由於砂石料車來往頻繁,路面破損嚴重,導致雨排不暢,坑坑窪窪泥濘不堪,加上道路兩側沒有人行道,學生和附近居民出行困難,又存在安全隱患。該區協調資金3000多萬元,實施一級標准道路建設,更換路緣石,修復雨排井,增設交通設施,攤鋪瀝青面層,兩側新建4米寬人行道,建設5米寬綠色景觀帶。在此基礎上,投資2058萬元,實施了全長2.4公裡、路寬24米、雙向六車道、中間綠化帶寬度達3米的萬峰路延伸段建設,實現了萬峰路、龍永路與外環東路平面結合,構建了便捷通暢的交通網絡體系。

  現在,走在改造後的街邊小巷,人們切實感受到了道路改造帶來的變化:平坦的瀝青路面和紅綠相間的人行道板鋪到了家家戶戶的樓道下、院子裡。以往坑窪不平、雜草叢生的社區道路甚至可以和市區一些主乾道的路況相媲美。『出門就是瀝青路,抬腳就走道板磚』已經成為社區居民實實在在的感受。

  綠蔭覆蓋美化居住環境

  龍鳳區緊緊圍繞綠樹、碧水、藍天做文章,重點組織開展了以道路綠化、居住區綠化、公共綠地建設和城區裸露地整理等改造工程,並及時組織人工、機械對已建成的綠地實施有效養護,對病死樹及時進行補植,做好病蟲害防治,確保成活率和綠化覆蓋率,使老城區生態建設成規模、創精品、上檔次。

  為給社區居民創造一個環境優雅、安全舒適的休閑健身場所,該區對轄區6處活動廣場原有綠地進行了調整,還更新了場地中央數百平方米的彩色道板磚,對場地內的照明設施也進行了調整。2009年,該區投資2253萬元實施綠化彩化工程,義務植樹16.8萬株,栽植各類草本和花卉60萬株,綠化面積4.3萬平方米,昔日的居民區變成了環境宜人的大花園。在鳳祥社區住了17年的張桂蘭大娘曾對前來視察的區領導說:『政府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但卻處處為老百姓著想。看到社區環境變得這麼好,晚上睡覺都會笑醒了,真想再多活幾十年,看看龍鳳能變到什麼樣。』

  『穿衣戴帽』扮靚百座住宅

  站在城區的最高點龍鳳濕地瞭望塔上,放眼望去,龍鳳城區五彩樓群好像一座爭奇斗艷的大花園,與秀美的濕地風光交相輝映。據了解,該區投資2000多萬元,對龍化、龍華、鳳祥、龍府等小區住宅樓以及部分辦公場所實施外牆立面、基礎設施和屋面防水改造,極大改善了老城區居民生活環境。同時,對南磚廠棚戶區實施拆遷改造,共拆除個人房屋691戶,企業10家,發放動遷補償資金總額約6333萬元,並分兩批安置回遷經濟適用住房278戶,率先在全市消滅了主城區內平房區。

  家住龍化小區的趙大媽多年來一直有一塊心病:自己的住宅位於最頂層,多年的風吹日曬使樓頂的防水涂料嚴重老化、脫落。每當雨季來臨或冬天積雪,自己家的屋頂和牆壁就成了大花臉。2009年8月,區房管部門的工作人員頂著烈日,為這座外觀破舊、漏雨連連的舊樓穿衣戴帽,整個小區徹底變了樣。回來探親的兒子在小區外端詳了半天,如果不是樓牌號幫忙,差點就找不到自己家了。現在,趙大媽逢人便說:『沒想到這座樓涂脂抹粉後也像小別墅了,家裡再也不用擔心變成大花臉了。』

責任編輯:於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