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8日訊 北安市北苑社區在學習實踐活動中積極打造『六園』,為居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增強社區服務功能。
一是打造服務居民日常生活的『陽光家園』。建立社區服務中心,開通服務熱線電話,向居民公開辦事程序、辦事條件、承諾時限和辦理結果。在宣傳欄隨時發布公益性廣告和各類服務信息,全天候為社區居民提供黨務政務、勞動用工、法律諮詢、家政維修、撫老育幼等服務。目前,社區多方協調為健康路兩側修建下水井2個,填平臭水溝3處,組織人員維修站前商業樓上下水管道和化糞池,為社區內放學無人照看的20多個孩子提供集中活動場所,解決了部分居民的後顧之懮。
二是打造救助社區弱勢群體的『愛心家園』。建立『愛心檔案』,詳細登記社區弱勢群體相關信息,根據不同需求,開展一系列幫困服務。建立下崗職工勞動用工信息庫,提供就業指導和服務;建立社區低保戶幫扶對子。目前,已為75名下崗職工提供用工崗位,為130戶、650名困難群眾辦理了特困補助,為6戶困難群眾解決了價值3000元的生活用品,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三是打造引領群眾文化生活的『康樂家園』。立足社區文化,成立『文體型』社區領導小組,組建社區老年健身隊、社區文藝宣傳隊、秧歌隊、門球隊、舞劍隊等10個群眾性組織,充分利用小區廣場、露天舞場等,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今年,依托社區文體活動站、計生協會、中介組織、太極拳分會組織開展了廣場健身操、構建和諧社區藝術節、廣場消夏晚會、迎國慶書畫展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
四是打造提高居民能力素質的『學習家園』。建立社區學校,根據不同類型居民的學習需求,設置醫療保健常識、法律法規知識等課程,積極挖掘社區資源,聘請社會專業人纔、勞動模范、離退休老乾部等擔任社區教育志願輔導員,為社區居民提供多層次、有針對性的教育培訓。與兆麟小學合作,聘請退休教師給學生講授唐詩、宋詞、三字經等。在學生暑假期間,組織開展了學生進社區道德實踐活動,開展『你丟我撿』衛生整治活動。與市衛生局結對,在社區開展『健康講堂』,每周五為居民義務傳授醫療保健知識。
五是打造推動社區安全團結的『和諧家園』。開展以『和諧北苑』為主題的鄰居節活動;利用重大節假日,舉辦文藝晚會、座談會,邀請電影公司為居民播放科普、文化、環境、愛國主義教育等方面的電影5場;開展『社區是我家、創建靠大家』和『小手拉大手、創衛你我行』的美化淨化環境活動;組建老年治安巡邏隊、志願者紅領巾服務隊,在小區內撿拾白色垃圾,營造鄰裡和睦、親情共建的氛圍。
六是打造展現社區黨員風貌的『紅色家園』。依托社區『黨員活動中心』,開展『我是一名黨員,我就是一面旗幟』活動,使『黨員活動中心』成為面向社區全體群眾提供便民服務的資源平臺。在社區黨員乾部中推行社區工作『五法』,即了解民意法、思想教育法、典型培育法、矛盾化解法、要事票決法,充分發揮每名黨員在社區工作中的模范帶動作用。目前,社區黨員共走訪群眾120餘次,征求意見40餘條,義務清運垃圾13次,結成黨員幫扶對子58對,為困難群眾捐助資金6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