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1日訊 『沒有想到,托老所的隱患太多了,難道沒有相關部門能管管嗎?』自1月8日刊發《這樣的敬老院托老難托心》一文後,記者接到多位大慶市民的來電。
隨後,記者再次走進托老所,暗訪其中存在的問題,也走訪對全市敬老院、托老所具有直接審批、管理職責的市民政局,其調查結果令人大失所望。
再次暗訪雙心托老所問題挺多
1月9日,伴隨著『三九』的到來,似乎又襲來一股冷氣。
帶著對老人們的牽掛,記者在寒冷中尋找著敬老院、托老所,想親眼看看他們生活的環境。
當日中午,記者來到位於東風新村的雙心托老所,進行了暗訪。在一位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參觀了托老所的環境。記者看到,該托老所共有3層樓。2樓約有20個房間,每間住著兩三位老人,除老人的寢室、公共洗手間、洗澡間,還有老年活動室。3樓除了有寢室、公共洗手間、洗澡間,還有一間廚房。
記者參觀了幾個房間,感覺室內看起來比較整潔,衛生和室內溫度也不錯。記者以去洗手間為名,悄悄走進位於2樓的洗澡間,沒有想到,裡面卻是『別有洞天』。穿過洗澡間,記者來到一個堆滿雜物的屋子,看似是一間儲物間。房間內,一側牆的前面擺放著一個木頭架子,上面放著很多白菜和裝著香腸和青椒的箱子。
最讓人擔心的是,該儲物間內不但地面沾滿污垢,骯髒不堪,室內還堆放著六七個氣罐。記者環顧房間一周,卻沒有看到任何消防器材。
在3樓記者發現,衛生間有個蹲位被封,門的下面露出白色袋子的一角。記者仔細一看,原來是一袋白面。為了看個究竟,記者打開被封的小門,裡面堆放著多袋大米和白面。
市民政局開托老所『無法可依』
通過多日調查、暗訪,記者發現,從單間設置、開設場所到消防設施等方面看,我市敬老院、托老所的現狀似乎很難統一,難道沒有相應的政策法規,對他們進行規范嗎?為了解開這個謎,記者來到對全市敬老院、托老所具有直接審批、管理職責的市民政局。
在市民政局社會事務科,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在我市開設敬老院、托老所,以及對他們的管理工作,都處於『無法可依』的狀態。
是什麼原因造成『無法可依』?難道已開的敬老院、托老所都不符合規定?
面對記者的問題,該工作人員說,市民政局曾提出相關方面的規范、標准,但是沒有通過上級部門的審批。也就是說,正式的標准不能實施,因此,市民政局對敬老院、托老所的管理只能『無法可依』。
那麼,我市到底有沒有合格的敬老院、托老所?市民應該如何判定、評價他們的資質?對此,社會事務科的工作人員說,審查合格的敬老院、托老所,民政局會頒發給他們民辦非企業登記證書,百姓可以依此選擇敬老院、托老所。
我市有哪家敬老院、托老所擁有這個證書,該工作人員回答得十分含糊。
那麼,市民政局依照什麼對全市的敬老院、托老所進行監督和檢查呢?該工作人員的回答仍然是含糊不清,只是大概說出,他們是從衛生、消防等多個方面進行監管的,至於標准,很難說清。
喬裝暗訪民宅不能開設托老所
如市民政局社會事務科的工作人員所說,我市對開設敬老院、托老所的資質等還沒有相應的規范,那麼,一家敬老院、托老所的成立,究竟需要哪些程序呢?記者以市民的身份,再此走進市民政局。
通過事先詢問,記者了解到,開敬老院、托老所首先要到市政府行政服務大廳領取登記表格。
在市政府,記者領取了包括《民辦非企業單位法人登記申請表》在內的近10份表格。
在這些表格中,多數是對申請人個人情況的審查表,幾份是對開辦場所等硬件條件的審查。
表格中指出,養老機構一個床位不得小於5平方米,還應提供消防安全合格證明。同時,申請成立民辦非企業單位需要提供驗資報告,最低注冊資金為10萬元。但開設場地的面積、位置,內部設施等條件,表格中沒有明確寫明。
為了解相關的資質,記者再次來到市民政局。在民間組織管理科,當記者提出要在民宅開設敬老院、托老所時,工作人員表示,這種行為是絕對不允許的,一旦發現敬老院、托老所開設在民宅,他們將依法予以取締。
當記者詢問還有什麼具體要求時,對方稱,他們可以先去看看場所,然後再決定是否審批。通過在社會事務科、民間組織管理科的詢問,記者也沒有得到開設敬老院、托老所的具體規定。
市民呼吁托老機構應依法開設
敬老院、托老所室內環境髒、亂、差,不同程度存在消防及飲食衛生等安全隱患……面對這樣的敬老院、托老所,很多市民提出了疑問。
如果依法取締了『黑』敬老院、托老所,那麼,已經具備民辦非企業登記證書的場所,是否應該得到相關部門的監督和管理?
鑒於我市沒有相關方面的規范,市民呼吁,相關主管部門應該針對我市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監督和管理的規范,這樣纔能保證敬老院既能托老又能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