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同類藥品不同名令人疑惑 『一藥多名』安全隱患多多
2010-01-14 09:21:23 來源:東北網-鶴城晚報  作者:廉玉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齊齊哈爾1月14日訊 1月6日,《別被一藥多名忽悠了》一文發出後,引起不少消費者熱議。消費者林先生打熱線電話講述自己被忽悠的經歷,佟先生則透露了一些一藥多名的內幕,同時,還有不少消費者諮詢如何纔能分清藥品商品名、通用名,避免重復用藥引發的健康傷害。

  退休醫生林先生稱,老伴總相信名人廣告,像買服裝一樣買藥品,結果總是花冤枉錢買回商品名不同,但通用名,也就是制藥成分一樣的藥,尤其是治療咽炎、感冒、咳嗽、胃病的常用藥。一次林先生偶然發現,老伴嗓子疼,吃了一片京豫華蘇片(西地典含片)後10分鍾,又打開新買的華素片要吃,林先生拿出藥盒裡說明書耐心講解後,老伴纔知道華素片的通用名也是西地典片,跟京豫華蘇片一樣,再吃就屬於重復用藥了,藥劑量成倍傷身體,沒病也要吃出病。

  一些讀者反映,頭疼腦熱多是自行解決,出現較多的是各種商品名不同的感冒藥品,其實不少感冒藥通用名均是『復方氨酚烷胺』,如果服用了其中一種藥後再服用另一種,則可能因為過量服藥而導致健康受損,潛在隱患不容忽視。

  曾推銷過某種藥品的佟先生告訴記者,很多普藥利潤很少或價格倒掛,一些廠家為了得到更多的利潤,對這些老藥重新起個新的商品名字,然後按新藥重新報批生產,然而價格卻幾倍甚至十幾倍的上漲。所以說消費者在購買藥品時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其耳熟的商品名字所迷惑,要認真看看其所含的主要成分及通用名(國家規定藥品必須標出通用名和主要成分),認清其『廬山真面目』。

  家住龍沙區永青市場附近的王大媽談了她的經驗,自己算過筆賬,同樣一種成份的藥,有的兒童感冒藥一盒十七八元,有的纔五六塊錢,細算下來,有時一片藥單價要貴三四倍,有些藥搖身一變新面孔就『宰你沒商量』。所以市民千萬不要『急病亂購藥』,當冤大頭。可以多找一下自己信任的醫生或藥師諮詢一下,一般情況下這些藥物都可以找到一些價位低些的同類藥物代替。買藥貨比三家,價比三家,同一廠家生產的同一藥品,哪家藥店便宜在哪家買,對比過程,也能熟悉、了解藥品,少被忽悠,同時,看藥品說明書,針對醫囑或對癥下藥是購藥重要的環節。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