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0日訊 在19日召開的全省供熱工作會議上,哈爾濱市供熱辦指出,市民屋子不熱主因是大型熱電聯產企業供熱能力不足以及供熱設施陳舊老化、熱媒供應緊張等原因造成的。
哈市供熱辦表示,強制取締或處罰熱企,可能會發生棄管棄熱現象,建立供熱准入退出機制已成當務之急。
大型熱企供熱能力趨於飽和
據哈市供熱辦負責人介紹,屋子不熱的主因是大型熱電聯產企業供熱能力不足。受國家節能減排政策要求對發電機組『壓小上大』政策的影響,哈市大型集中供熱管網覆蓋區域熱源單位供熱能力不足。目前,哈市很多大型供熱企業的供熱能力已趨於飽和,並缺乏輔助熱源。
今年,受低溫天氣影響,哈爾濱發電廠按往年供熱參數已無法保證熱力轉供企業用戶需求。哈爾濱熱電廠六期工程尚未完工,導致其供熱范圍供熱質量受普遍影響。
供熱企業燃煤儲備頻頻告急
哈市供熱辦表示,屋子不熱另一個原因是供熱企業燃煤儲備不足。據悉,截至2009年10月初,哈市熱媒到場價格為
533.79元/噸,比去年同比上漲6.01元/噸,至2010年1月10日,哈市熱媒儲備率89.63%。熱媒供應緊張,煤質不穩嚴重影響供熱生產的安全穩定。哈爾濱熱電廠、哈爾濱發電廠兩家大型熱電聯產企業燃煤頻頻告急。供熱設施陳舊老化、供熱網網損加大、換熱機組換熱能力降低、室內系統管網堵塞等一系列問題直
接影響供熱質量,對供熱生產安全穩定運行造成極大威脅。這些問題極易造成無法搶修的突發性大面積停熱。
70%熱企未交供熱保證金
據哈市供熱辦負責人介紹,截至2009年12月末,哈市現有供熱企業近1000家。為杜絕供熱棄管行為,2008年,哈市要求各供熱單位須按其供熱規模向供熱所在區、縣(市)供熱主管部門交納供熱質量保證金。供熱單位如出現停熱或棄管現象、延期供熱或提前停熱等行為,賠償費用從其交納的供熱質量保證金中支付。
今年,哈市近1000家供熱企業,在哈市供熱辦登記並交納供熱質量保證金的只有350家,總計1000萬餘元。而且這350家還屬於較正規,供熱情況較好的單位。按照『事前質押、事後結算』的原則,每年保證金的結算和扣除工作都在供熱期結束後纔開始。這位負責人表示,如果在供暖期強制取締或處罰供熱企業,可能會發生棄管棄熱現象,所以今年還沒有一家供熱單位被扣除供熱保證金。
近幾年來,一些素質低下,供熱服務水平差的小型熱企由於沒有相關法律依據,一直無法將其清出供熱市場。會上,專家一致認為,應完善供熱法規建設,盡快出臺供熱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加大對供熱企業的監管力度,建立供熱市場准入退出機制,為優化整合供熱市場提供法律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