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萬學臣:推廣『玉米冬收大豆春卡』節能減排生產模式
2010-01-25 22:11:18 來源:東北網  作者:顧碩 高長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省政協委員萬學臣(左二)發言。東北網記者高長利攝

  東北網1月25日訊 (記者顧碩 高長利) 在分組討論省政府工作報告時,省政協委員萬學臣今年再次建議,大范圍推廣『玉米冬收大豆春卡』節能減排生產模式。

  黑龍江省地處高寒地區,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種植玉米有利於輪作、高產、抗災、效益好等很多好處,但秋季收獲子粒水分大、難脫水、易霉變、難保管等問題,一直困擾著全省農民。以往,農民采取選用早熟品種、割曬、扒皮晾曬、設備烘乾等降水措施。然而,這些措施各有利弊,難以從根本上解決。

  在去年的政協會議上,省政協委員萬學臣就提交了『關於大力推廣「玉米冬收大豆春卡」節能減排生產模式』的議案。在今天的分組討論上,他向前來聽取委員發言的省長栗戰書詳解該生產模式。

  據萬學臣介紹,農墾853農場的乾部職工在長期生產實踐中,率先找出了可行的辦法——玉米冬收,延遲收獲期,田間自然脫水,上凍收獲,保持壟型,翌年原壟卡種大豆模式。也就是說,將原本應該在秋天收獲的玉米,變為推遲收獲期,待冬天上凍之後機械化直接脫粒收獲,增加田間自然晾曬脫水的時間。這樣既能降低了玉米水分,又保持了壟型,來年免耕原壟卡種大豆。

  萬學臣表示,這種『玉米冬收、大豆春卡』模式將玉米脫水和大豆原壟卡種的保護性耕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其好處是既節省了烘乾費用,又節約了耕作作業費用、減少人工費用、減少化肥施用量等,一舉多得,節本增效,增產增收,節能環保。目前紅興隆農墾分局有多個農場推廣應用,面積達到60多萬畝。

  萬學臣還詳細算了一筆賬:該模式可在自然降水、烘乾、節約作業費等環節節省費用。按每畝節省3公斤燃油計算,60萬畝就可節省180萬公斤燃油,如果全省推廣1000萬畝,就是3000萬公斤。其節本增效、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意義非常之大。

  萬學臣建議,在全省盡快大力推廣『玉米冬收大豆春卡』節能減排生產模式。有關部門應組織調研並制定推廣規劃和計劃,列為重點推廣計劃,逐年擴大。可依托紅興隆分局八五三農場,適時召開現場會和舉辦培訓班,擴大覆蓋面。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