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在第三批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牡丹江市愛民區新華街道辦事處以『全國和諧示范社區』創建為重點,把服務群眾、方便群眾、造福群眾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針對分析查擺出的問題,新華街道黨工委開展了『培育一個典型、剖析一個案例、解決一批問題、建立一套機制』的『四個一』活動,充分發揮街道『第一防線』的作用,建立健全街道居民聽證、民願接待、民情懇談等制度,了解掌握社情民意,協調解決群眾關心的問題。
1月20日,居民林玉紅在新華街道中華社區服務大廳裡用了不到半個小時就辦理了《失業登記證》、補辦了《獨生子女證》。林玉紅告訴記者,這在以往要花上兩三天時間跑四五個部門纔能辦理完。為方便群眾辦事,新華街道在民政部門的扶持下,按照國家級標准建設了2000多平方米的社區綜合服務站,建成了300多平方米的『一站式』社區服務大廳,開設民政、醫保、勞動就業等8個辦事窗口,使群眾能一次性完成多個環節辦事手續。
為提高社區服務效果,新華街道著力建設『數字社區』,實現信息化。他們聯通了勞動就業金保網、計劃生育等專業網絡,同時拉網式排查街道商服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將關系群眾日常生活的社區服務網點的中介、服務、產品信息等錄入服務頁面。居民足不出戶在互聯網上就能直接登錄查詢,也可以在上面發布供求信息,實現供需互動。目前三成以上的服務網點能夠提供上門服務,初步形成了社區15分鍾生活圈。被居民親切地稱為『撥一撥就靈』的『6581890』便民熱線也成為大家的好幫手。
針對居民提出的小區物業棄管、供熱分戶改造、轄區內衛生環境治理等熱點難點問題,新華街道盡一切可能想辦法為居民協調解決。中華路華容胡同由於企業改制等原因成為棄管小區,下水道多年沒有維修,雨水常常倒灌居民家裡。街道和愛民區排水公司多次溝通並積極維修,下水道終於暢通了,困擾居民多年的難題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