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生活報3月1日報道了《電視購物買手機,寄來個模型;索賠後廠家換貨,竟又寄模型》的新聞。經過近半個月的協商,該電視購物公司終於答應給朱先生退錢,並讓朱先生將機模郵寄回該公司。朱先生按照地址把機模郵寄回去,結果又上當了,這回廠家已經徹底消失了,連電話都沒人接了。
買手機兩次收到模型
據省消協投訴部副部長王申國介紹,春節後,市民朱先生拿著他通過電視購物購買的手機機模來到省消協投訴,反映自己通過電視購物購買手機,結果上當的事情。根據朱先生提供的電話,王申國多次與該電視購物公司的售後部門取得聯系,對方答應可以給朱先生換一部新手機,但是要求他要先付款購買第二個,然後再把第一個退掉。
幾天後,朱先生竟然又收到了該電視購物公司寄來的機模,好在這一次,在消協的幫助協調之下,朱先生先行驗貨,發現仍是機模後拒絕簽收,沒有被騙。在隨後的幾天裡,省消協工作人員又多次與該電視購物商家取得聯系,經過多次協商,商家終於『同意』給消費者退錢,並提供了自己公司的地址,表示讓朱先生將機模寄回去,如果他們收到貨物確認是機模,就給朱先生退貨。至此,朱先生以為自己艱難的退貨之路終於看到了曙光,然而東西寄回去一個星期了,卻遲遲沒有得到商家的任何回音,當朱先生撥打廠家的售後電話時,卻發現已經沒有人接聽了。16日,朱先生又一次撥打該電話號碼時發現,這部電視購物公司的售後電話,竟然已經停機了。
商家『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王申國表示,目前電視購物的投訴處理起來十分艱難。當消費者進行投訴時,電視購物公司是能拖便拖,有時還繼續設置陷阱。當騙局被消費者識破之後,這些商家便溜之大吉,消失得無影無蹤。由於這些商家很多都是在外地,貨物都是從外埠郵寄來的,消費者手上僅有一個電話號碼或者是郵寄包裹的詳單,往往處理起來非常麻煩。他提醒消費者,目前電視購物常常靠『低價』來吸引消費者,並謊稱是廠家處理庫存,消費者不要輕易相信。如果電視購物宣傳的產品價格明顯低於市場價格很多時,消費者就要警惕了,因為天上不會掉下餡餅,商家也不會傻到賠本做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