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日訊 記者從哈爾濱市工商局和消協了解到,2009年至今受理的消費者諮詢、申、投訴舉報房地產案件明顯增多,比同期上昇10%左右。不僅存在房屋面積『縮水』,房屋質量差,不按約定時間交房,不能按時辦理產權證,房地產廣告『水分』也不少。
據哈市工商局消保處處長王緒坤介紹,有關房地產方面的投訴主要問題是房屋面積『縮水』、房屋質量差、不按約定時間交房、不能按時辦理產權證、不開正式票據、亂收費、分攤面積不實、不使用國家規定規范合同文本、物業管理差。
王緒坤說,關於房屋裝修的投訴主要是裝修合同協議不規范,漏洞很多,如合同中對完工日期、選用材料、裝修標准等約定不明確,一旦發生糾紛就會對消費者不利。有的無限期拖延裝修時間,還有的所用裝修材料以次充好,給消費者造成很多不便和經濟上的損失。
另據了解,存在問題的廣告多屬采取模棱兩可、似是而非的宣傳『技巧』,給消費者以『環境優雅』、『交通便利』、『價格便宜』、『設施齊全』的印象,激起消費者的購房欲望。然而,實際情況卻與之相去甚遠。如有的廣告把住宅小區環境說成『面臨水面』,而購房人到實地一看,卻是三季乾涸、一季積水的臭水塘;彩色的廣告畫面上綠地、樹林、花園、水池顯得風景秀麗,許多僅是想像的遠景示意圖;有的廣告用『離市區』這一模糊概念表示距離,說是十分鍾可達,但實際乘車卻用了半個小時;有的標注起價××元,購房人奔『便宜』而來,沒料到價格又漲了。開發商則說廣告上的標價是十天之前的。更給購房人增加心理負擔的是,有的購房戶搬入新居兩三年了,至今領不到房產證》。此外,還有一些廣告對辦理戶口、解決就業、就近入學以及對房地產的昇值或投資回報等做了不切實際的承諾,引發了不少消費者的『狀告』和上訪。有涉及貸款的,也沒有注明銀行、額度及年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