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0日訊 從去年秋季上市至今,我省水稻價格一路攀昇,農戶手中的水稻成了香餑餑。五常優質長粒大米市場零售價格已達14元/公斤以上。『龍江米貴』讓稻農鼓了腰包,同時也讓人們意識到借『稻』生財正當時——
質優價好市場搶手
據了解,去年上市之初,我省東部地區稻農及家庭農場普通中等水稻出手價格為1.94元/公斤,鶴崗、雞西、佳木斯等地水稻加工企業及水稻貿易商開始大量收儲水稻,沒出一個月,水稻收購量就已接近總量的五分之二。
之後,河北、山東、吉林、遼寧等地來我省東部地區拉運水稻的大型車輛明顯增加。臨近春節,水稻收購價格還在上揚。東北外運稻米繼續執行運輸補貼,南方銷區需求旺盛,在水稻價格高位運行下,一些稻米加工企業大米出廠價格上漲,價格堅挺。目前,我省東部地區水稻收購價格在2.38元?2.40元/公斤,大米出廠價格為3.40元?3.50元/公斤。北京市糧油批發市場,東北粳米平均批發價格為3.74元/公斤。
五常水稻價格不斷上揚,說明一個道理:好米賣好價。去年10月,五常長粒香優質水稻收購價格在2.70元?2.90元/公斤,高出2008年同期1.30元?1.50元/公斤的近一倍,而到了今年3月,優質長粒水稻價格已上漲到4.20元/公斤,變得越發緊俏。目前,五常優質長粒大米市場零售價格已達14元/公斤以上,有的甚至達到100元/公斤。
據省糧食部門介紹,我省水稻今年由於國內需求旺盛,多元主體競相收購,帶動粳稻收購價格持續上漲,因為我省稻米質量優良,粳米價格一直處於強勢狀態。
打好『水稻經濟』牌
今年2月,國家決定2010年繼續在稻谷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並適當提高最低收購價水平。我省2010年生產的粳稻最低收購價提高到2.1元/公斤,比2009年提高0.2元/公斤。這個利好讓稻農看到了水稻前景,增添了我省稻農的種稻熱情,水稻成為我省農業經濟的主打牌。
國家對水稻收購的鼓勵政策,旺盛的市場需求,推動了我省種植結構的調整。
今春我省水稻意向種植面積4360萬畝,比去年增加400萬畝,增加幅度列三大作物之首。搶前抓早種水稻,正席卷春寒料峭中的龍江大地。
我省水稻大戶——農墾總局,以擴大水稻種植面積為突破口,調整種植業結構。各農場早行動:早清雪、早扣棚、早催芽、早整地、早泡田、早插秧。晝夜觀察,保證催芽質量。在用肥、供種方面,全面實行測土施肥、統一供種供肥。
水稻主產區之一的雞西市,積極建設水稻育苗大棚,為水稻催芽提供『暖屋子』。現在全市建起水稻育苗大棚8351棟、總面積195萬平方米、小區118個。
哈爾濱用『四個卡死』來保證水稻生產時限。
水稻重鎮五常市實施『百萬畝水稻生產標准化工程』,意在打造稻米主導產業地位……
創品牌搶佔制高點
僅僅擁有了水稻資源,還不能提昇水稻價值。通過近幾年的市場博弈,我省稻米加工企業看到了品牌對大米身價的拉昇作用。
建三江地區的米業小規模、大群體,缺乏市場競爭力。建三江農墾部門將投資5000萬元支持使用『建三江』品牌的10家重點企業,對使用建三江品牌的集團內企業實行統一產品質量標准、統一產品包裝、統一區域代理的集團化運作模式,盡快形成品牌合力。6家金融機構還拿出10億元支持全分局所有稻米加工企業。
有了亮牌子,還要有穩定的資源,纔能保證品牌的競爭力。北大荒股份公司為解決原糧品質低、龍頭企業缺少高檔次原料的問題,開展龍頭建基地,著力提高農產品競爭力。其中北大荒米業今年在各分公司和農場建設綠色水稻基地400萬畝,實現掌控水稻200萬噸,同時打造10萬畝有機水稻品牌基地,提昇對優質資源的掌控能力。
五常市面對各路商家爭搶稻米資源的局面,加大對東方集團等稻米加工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發揮龍頭企業的牽動作用,與基地農戶簽訂生產訂單,提高產業效益。
國內糧食加工業旗艦——中糧集團,看好我省稻米資源帶來的巨大商機,今年1月中糧集團有限公司與省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未來5年,中糧集團將在我省建設10個稻米加工園區,全力打造『福臨門』等品牌大米。
哈工大經濟管理學院李國鋒副教授認為,今年隨著龍江大米品牌建設的提速,將進一步提昇我省水稻知名度和價格,逐漸改變以往我省產水稻只低價賣原糧的局面,同時應盡快整合稻米品牌,破解散、小、弱的稻米加工格局,形成競爭合力,水稻經濟將極大推動我省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