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路街現狀。
東北網4月16日訊 一條條道路好比城市的血脈,血脈暢通了,城市運轉纔能充滿生機和活力,百姓出行也將更順暢。今年,隨著『中興』戰略的實施,哈爾濱市將實施大規模的老城區路網改造工程,計劃新建改造道路151條,新建改建橋涵57座,力促老城區交通承載能力大提昇。文昌街高架橋、保健路、鐵路街……每項路改工程,都牽動著冰城市民的目光。這些道路工程的實施,將給城市交通和百姓生活帶來哪些變化?今起,本報與市城建委聯合開闢專欄『滿懷憧憬看路改』,為您逐一解密重點路改工程。今天,本報帶您聚焦哈站前的百年老街———鐵路街。
隨著中東鐵路的建設,始建於1898年的鐵路街成為連接哈站與西大直街的交通乾線。伴隨著城市的成長,歷經昇級改造,為城市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現在的鐵路街已不能適應城市的發展變化,特別是哈爾濱市實施的『中興』戰略,城市空間向西、向南延伸,人流、物流、車流將急劇增加,連接中部和西南部的城市中軸線西大直街難堪重負。在百姓的期盼中,市委、市政府決定打通鐵路街,規劃建設一條全長5.68公裡的東西乾道。目前,鐵路街打通工程征地拆遷已進入尾聲,道路建設即將展開。
打通後的新鐵路街將連通起哈站和在建的哈西客站,成為中心城區向西南拓展的一條交通大動脈,並連接起沿線商圈,帶動和盤活區域經濟。同時,經過全面整飾的鐵路街還將變身為一條歐式景觀大道。
新鐵路街部分路段拓寬至六車道
鐵路街打通起點為鐵路街與哈站交叉口,終點為工電路,全長5.68公裡,道路規劃紅線寬20—43米,火車站至木工街為雙向六車道,木工街至工電路為雙向四車道。主要工程包括:拓寬哈站至木工街段道路,新建木工街至工電路段道路,新建4座橋梁:跨越鐵路濱綏線上跨橋1座,西河溝跨河橋一座,下穿通達街、和興路地道橋2座,預計11月底建成通車。
哈站到西客站時間縮短四分之三
激活哈站周邊區域交通潛能。現鐵路街雖與哈站周邊區域的二三類街路相連,但由於路面狹窄、通行能力極差,未發揮在路網中的有效功能。哈站至木工街區間拓寬改造後,將成為進出哈站的重要通道,有效集散哈站客流,並與該區域的海關街、松花江街等二三類街路有效連通,形成交通回路,提昇哈站周邊區域整體交通功能。
實現哈站與西客站間直接貫通。目前,哈西地區與中心城區的交通聯系,除學府路外再無其他東西貫通的乾道,致使哈西地區很難與中心城區融為一體。打通鐵路街後,將成為哈站與西客站直接貫通的又一新動脈,與西大直街、規劃建設中的地鐵一號線共同成為連接西南部地區與中部地區的三大立體交通通道。據測算,從哈站驅車前往哈西客站,所用時間僅為原來四分之一,大大拉近哈站到西客站的『空間距離』。
提昇中西部地區路網綜合交通能力。規劃建設的鐵路街沿線人口密集區的二三類街道,缺少主要乾路相連接,不能有效形成區域交通組織能力。打通後的鐵路街將與西大直街平行,有機連接起沿線街路,充分發揮相關街道交通分流作用,有效提昇周邊交通的疏解能力,極大地緩解西大直街的交通壓力,並形成一個經緯交錯的交通路網格局。
打造『景觀廊道』新鐵路街盡現歐風
據了解,此次鐵路街道路改造,將與棚戶區改造、建築物節能整飾改造和鐵路沿線環境綜合整治等相關工程有機結合,整體推進,並統一采用簡約、浪漫、鮮明的折衷主義景觀設計風格。同時,整條街景觀風格與規劃改造的新哈站、在建的西客站融為一體,打造成獨具特色的景觀廊道。打通後的鐵路街將改造沿街不協調的景觀元素,添加羅馬柱、八角房、穹頂樓、歐式公交候車廊等歐陸景觀元素,讓昔日鐵路『爛』街一改形象,飄散出浪漫『歐風』。此外,在打通後的鐵路街與鐵路線之間,還將建設一道歐式風格景觀牆,兼具安全隔離和風景美化功能。
連接三大經濟圈盤活沿線凝聚人氣
據國內權威部門測算,道路投資每億元所帶來的社會總產出接近2.63億元,如果以打通鐵路街總投資額14億元計算,所帶動的社會總產出將達36億多元。打通鐵路街後,將形成哈站商貿物流圈、高校產業圈、哈西科教文化圈的有效融合,實現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格局。同時,原有鐵路街沿線雖然商鋪較多,但多數水平低下、效益不高,鐵路街打通後將促進物流、商貿、文化等業態的提檔昇級,盤活沿線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