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黑龍江省援教隊隊長趙喜明回憶在劍閣難忘的日子
2010-05-12 09:57:54 來源:生活報  作者:趙志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地震中幸存的兩位老人與援教教師合影,前排右二為趙喜明。

  編者按:地震帶來的災難是不可抗拒的,然而,生命的頑強生長卻可點燃希望,創造新的未來。同時,來自四面八方的支援必將撫平傷痛,用行動橕起愛的天空。在玉樹震後、汶川地震兩周年之際,謹以此文懷念逝者並對重建家園的人們和投入支援與關愛的人們表達敬意。

  趙喜明,哈爾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計算機教師,也是我省援建四川劍閣地區災後恢復重建第三批援教隊隊長。就在5月10日,趙喜明接到他劍閣學生傳來的喜訊:劍閣職業高級中學8名參賽選手在今年四川省職業技能大賽中,四人獲得二等獎,四人獲得三等獎。趙喜明興奮而且感慨地對記者說,在劍閣的日子是他一生中最難忘的經歷,在黑龍江人民無私的援助下,現今的劍閣煥然一新。

  震撼:體驗生命的偉大

  去年9月13日,我省派出的10名援教老師到了四川劍閣職業高級中學,那是一所坐落在川北貧困山區的國家級職業高中。學生住的也是我省援建的板房,40人一間,飲用水和生活用水需要到山坡下的供水站去搬運。從這些地震幸存下來的孩子們身上,趙喜明和援教老師們體驗到了生命的可貴。

  欣慰重建受傷的心靈援建學校進步20年趙喜明接觸最多的劍閣人就是學校所在地附近的中坪村村民,這裡的村民很勤勞。雖然經歷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但是人們的生活熱情都很高,都在曾經持續相當長時間的餘震中生產自救。趙喜明和他的隊員們也親身經歷了幾十次餘震,但他們經常看到的是村裡的農民依然背著背簍,裝著自家菜地的菜到集市上去賣。雖然掙的錢不多,但是村民們都這樣堅強地生活著。而劍閣高級職業中學的一位老師說,無論在劍閣縣城市基礎建設,還是醫院、學校等硬件建設,在黑龍江人民的援建後要跨步前進好多年,特別是四川省劍閣職業高級中學校要進步20年,這是黑龍江人民奉獻的成果。他們的心裡感激龍江人民,是黑龍江人民無私的奉獻,使震後的劍閣煥然一新。

  趙喜明的日記本記得滿滿的,其中有這樣一段記載:距2009年12月31日已經過去兩天,可在眼前揮之不去的是東河口山上一處低矮的竹房以及竹房裡的一對六十多歲的老夫婦。這對夫婦是『5·12』地震的幸存者。想起這兩位老人,我纔真正感覺到,活著真好!

  其實,在2009年12月31日,援教隊教師曾在東河口地震遺址『紀念臺』前用鮮花祭奠地震遇難者,之後在向導的帶領下走向地震爆發點。途中,他們看到一座山坡上的低矮竹房。向導說,這裡住著一家幸存者。於是,他們沿著崎嶇的小路來到竹房前,一位老大爺正在狹小的屋前編席子。談起地震的經過,老人說:『當時我在山裡砍柴,只聽到一聲巨響,頓時感覺山在劇烈搖晃。一分鍾後,我定下神再一看,發現自己是在一個陌生的地方,熟悉的家園已經面目全非,眼前往日的村莊被碎石替代……』趙喜明事後說,聽老人講述滄海桑田的經歷,援教教師們不僅心中充溢著悲痛,更感到了自己的責任。

  欣慰:重建受傷的心靈

  一切都隨著援建人員和志願者來到災區而重新開始。災區重建不僅僅是重蓋房子,也包括重建一顆顆受傷的心靈。

  地震發生時,還在讀初中的田芷銘在家裡洗澡,他把響聲和搖晃竟然當成了樓下裝修。『如果持續時間再多一分鍾,我可能就走不出浴室了。』餘震帶的來恐懼、悲傷、絕望,也考驗著田芷銘的內心。在大約一個月無法上課的日子裡,他沈醉於上網打游戲。援教老師到來後很快和學生們融合到了一起,在點點滴滴中鼓勵他們。田芷銘漸漸地想通了一個道理:『如果震中就在劍閣,自己可能早已成為遇難者。面對寶貴的生命,還有什麼理由不認真對待呢?如果沒有他人的無私援助,我們就會無處上課,我還是會感到絕望的。』

  令援教老師欣慰的是,田芷銘從此刻苦學習,而且在學習和生活中替別人著想、幫助別人。今年4月,青海玉樹地震發生後,田芷銘捐出了自己攢下的200多元零花錢,並表示也想做一名志願者,把自己的心裡話講給那裡的同學們聽。

  援建學校進步20年趙喜明接觸最多的劍閣人就是學校所在地附近的中坪村村民,這裡的村民很勤勞。雖然經歷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但是人們的生活熱情都很高,都在曾經持續相當長時間的餘震中生產自救。趙喜明和他的隊員們也親身經歷了幾十次餘震,但他們經常看到的是村裡的農民依然背著背簍,裝著自家菜地的菜到集市上去賣。雖然掙的錢不多,但是村民們都這樣堅強地生活著。而劍閣高級職業中學的一位老師說,無論在劍閣縣城市基礎建設,還是醫院、學校等硬件建設,在黑龍江人民的援建後要跨步前進好多年,特別是四川省劍閣職業高級中學校要進步20年,這是黑龍江人民奉獻的成果。他們的心裡感激龍江人民,是黑龍江人民無私的奉獻,使震後的劍閣煥然一新。

  新聞鏈接

  2008年6月25日,首批由黑龍江省直7部門13人組成的前線指揮部進駐劍閣縣,開展援建。我省援建四川省劍閣縣災後重建的146個項目主要包括8個民生項目、109個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類項目、18個城鎮建設和基礎設施類項目、8個產業援助類項目和3個其他類項目。目前已完工138個項目,完工率超過94%。根據計劃,我省所有援建項目將於今年9月底全部完工。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