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慶安客車墜河23人落水 勇敢村民:可惜沒能救出更多人
2010-05-25 15:10:3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高虹 肖勁彪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岸邊等待的遇難者家屬。

救援人員下水搜救。

出事的渡船。

  東北網5月25日訊 24日上午,在綏化市慶安縣客車墜河事故情況通報會上,黑龍江省安監局副局長楊寶田表示,初步判斷此次客車墜河事故是一起責任事故。

  據楊寶田介紹,按相關規定,客車上船擺渡時,乘客必須下車,客車上岸後,乘客纔能上車,發生事故的運營車輛違反了安全生產管理規定,客車載客擺渡,這也是造成乘客傷亡事故災害擴大的直接原因。目前,事故司機及渡口經營者已被警方控制,事故具體原因仍在調查中。

  14時,記者從慶安縣宣傳部獲悉,慶安客車墜河事故中,確認落水時車內有23人,其中,3人生還,6人遇難,14人下落不明。

  在3名生存人員中,有2人正在慶安縣人民醫院進行救治,已無生命危險,遇難人員中年齡最小的為5歲,年齡最大的為52歲。下落不明人員中年齡最小的為4歲,年齡最大的為73歲。截至記者發稿時,仍未發現落水失蹤人員,營救工作仍在進行。

  24日8時30分,記者來到綏化市慶安縣呼蘭河綠野山莊李貴渡口岸邊。此時,省航運救撈站的救援人員已第二次下水搜尋失蹤人員。經過一整夜的等待,岸邊上,遇難者的家屬已鎮靜了許多。綠野山莊一側岸邊停放著肇事的擺渡船,有十幾米寬、20多米長。藍色船身兩側架設著鋼纜,岸邊設有電機。村民們說,平時渡船通過架在兩岸間的鋼纜牽引,出事的客車就是從這艘渡船上一頭紮進呼蘭河的。


 

  【救人英雄】用鐵棍救出落水司機

  3名幸存者是村民王井雙、於昆和劉剛救上岸的。11時許,記者在搜救現場見到了王井雙和於昆。

  『事情發生時,我們正在岸邊修車。當時的場面太讓人揪心了。』今年39歲的王井雙嘆了口氣說,事情發生時,他和於昆正在綠野山莊這一側的岸邊修車,他倆幾乎同時聽到河面上傳來一個女子的呼救聲:『車掉河裡了,咋辦啊,救命……』

  『我回頭一看,墜河客車的尾部瞬間沒入水中,緊接著河面上浮起了塑料桶、兜子等物品。』就在他們向河邊跑時,河面上又陸續浮上來五六個人,其中還有一個孩子。『這幾個人一會兒浮上來,一會兒沈下去。』王井雙來不及細想,脫掉衣服就跳進了河裡,於昆趕緊聯系附近的侄子劉剛過來救人。王井雙見河水太深,就從岸邊找來一根6米多長的鐵棍,在河沿上一次次將鐵棍伸向落水者。很快,他把墜河客車的司機救了上來。

  此時,於昆和侄子劉剛都下了水,借助油漆桶的浮力,劉剛追上了一位正向下游飄去的婦女。幾經努力,3人先後救起一位老太太和一名中年女子。

  『那個孩子離岸邊太遠了,水流又快,是附近的一艘船將孩子撈上來的,但孩子已經停止了呼吸……』說到這兒,王井雙有些難過,沈默了幾秒鍾,『當時水面上浮浮沈沈的還有兩個孩子,後來都消失在水中了。』上岸後,23歲的劉剛累得已經虛脫,王井雙的腳也在跳入河裡時扭傷了,於昆的兩條腿更是傷痕累累。

  『受這點傷沒什麼,可惜沒救上來那些人。』面對著身邊村民和記者贊許的目光,王井雙和於昆的表情裡沒有一絲喜悅。

  【水流湍急】救援人員身背70斤重石頭下水

  23日22時許,省航運救撈站站長徐君帶領9名搜救經驗豐富的救援隊員趕到李貴渡口。但由於光線不足,加之照明設備不足,水流速度大,不得不放棄搜救。24日一早,第二次搜救工作展開。

  『我們現在的困難還是水流速度快及河水過深。』救撈站站長徐君講,目前他們下水的位置在事故發生地下游大約200米,水深至少10米。『這麼快的流速潛水作業十分危險,隊員們下水時身上都要掛一塊重達70斤的大石頭。』但搜救未果。

  救援人員又來到距離渡口下游300多米的一處河流彎道處。9時11分,救撈員金鼎第二次潛下水底。氧氣罩上連接著一條由通訊管、呼吸管、測深管擰成的『皮龍』,身上穿著140多斤的潛水服,金鼎吃力地沿河岸下了水。

  岸上的通訊器材內不時傳來金鼎回饋的信息:『我摸到的都是成坨的沙子,水流太急……』遇難者家屬和岸邊工作人員一起追蹤著不斷向前延伸的『皮龍』。

  9時34分,無法在水下堅持的金鼎上了岸。『排除這裡有人的可能了,看來得向下游找。』金鼎邊喘著粗氣,邊失望地說。此時,記者看到,一艘由六七名身著救生服的工作人員駕駛的小艇繼續向下游開去。

  【遇難者家屬】何時再見親人面?

  郭大娘頭上蒙著白色的圍巾,24日一大早,她和弟弟再次來到河岸邊,一起盼著搜救人員盡快找到她的親人——弟媳婦。

  『今天一早弟弟就帶著鉤子和繩子來到岸邊,沿河岸尋找他媳婦。』郭大娘的眼裡噙著淚花,她告訴記者,弟弟家裡的兩個孩子如今全靠親友照看,知道母親出了事,孩子根本沒心思上學了。『好好的一個家就這麼散了。弟弟從昨晚開始就像著了魔似的,一宿也沒睡好,早晨6點多就跑到岸邊來,撇鉤子找媳婦的屍體。』

  和郭大娘一樣呆在岸邊的還有七八個從勤勞鎮蓮花村來的村民。兩名中年婦女呆呆地看著河面。『13歲的外甥女沒了,車裡還有好幾個孩子呢。』其中一位中年婦女念叨著,『看不著了,再也看不著了。』聽這幾位村民講,車上的孩子年齡小的是去縣裡防疫站打疫苗的,稍大些的是跟家長一起到縣裡買開運動會的鞋子和衣服等物品。沒想到,這一去就再沒回來。

  這些守候在岸邊的遇難者家屬們說,出事當晚,她們被政府安排到了附近賓館住了一宿,其中還有幾位因為情緒激動,出現身體不適被送到了縣醫院接受救治。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