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調查發現,哈市咪表在經歷了大批量設置、部分閑置、路改被拆除等幾個階段後,已從原來的1300餘個縮減為45個,所擁有的泊位也減至360個(1個咪表可計費數個車位)。
現狀 管理嚴重缺位車主抱怨不少
針對哈市商業繁華區,特別是中央大街、曼哈頓商廈附近等『寸土寸金』街路『停車難』、『停車亂』問題,2001年4月,作為現代化城市文明重要標志的咪表泊車正式在哈投入使用。如今9年過去了,咪表似乎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咪表泊車在後續管理上存在諸多不足。
收費有點貴 退卡實在難
6月28日11時許,記者來到道裡區地段街與透籠街交口處的咪表停車場。3名身著制服的管理員正對進出停車場的車輛進行管理。其中一名管理員說,透籠街與買賣街交口至地段街上的20餘個停車泊位附近共設立了5個咪表。這裡的咪表停車場使用率很高,一到中午都能停滿車。
一名剛刷完卡的車主說:『車停在咪表停車場,每小時收費8元,這對我們這個城市來說有點高。』這名車主說,2008年他買卡時,在這裡刷卡停車每小時4元,等2009年換卡後,再刷卡消費就變成了每小時8元。『換卡時我卡裡還有六七十元,想退卡,裡面的錢退不出來。沒辦法,我只能買張新卡並將舊卡卡內餘額轉至新卡。想不用都不行,這不是強制消費嗎?』
消費無票據 車主損失大
記者發現,地段街上一個標號為『132』的咪表上記錄的6臺車輛停車費顯示數據分別為128元至304元不等。車牌號為黑A06XXX的停車時間為『09:12』,其停車計費一欄顯示為『264.00元』。正在記者記錄表數時,管理員走過來用咪表卡刷了一下。記者注意到新刷的卡上顯示時間為11:48,計費顯示為4元。
『這些車的計費為什麼這麼高?他們的車一直停在這嗎?』記者向附近一名管理員問道。『這些表顯示的不是計費,是卡內的餘額吧?』管理員說。『那不對吧,這最後一個新刷的卡顯示的是4元,難道這卡裡餘額就是4元?』見記者如此詢問,該管理員說,『那就不知道了,我也是新來的。』
對於因漏刷卡導致卡內金額流失一事,一些車主認為,停車場管理員有義務告知。另一名車主則表示,咪表泊車應提供結算票據,這樣既方便管理,又能讓車主避免漏刷。
建完無人管理 部分咪表形同虛設
記者在道裡區安昇街88號至144號門前看到,約百米長的路段上矗立著4個電子咪表殼。這些咪表殼上落滿了灰塵,咪表前的停車位上停放了十幾輛車。附近居民說,2006年以前這裡的咪表有30個,如今僅剩下這4個,還是後來更換的,但不知為什麼只安了個殼就擱置了。咪表安裝之初,很多司機怕不刷卡把車停在咪表前被罰款,就把車停放在對面車道上。一年後,司機們見咪表停車場沒有人管理,就慢慢把車又停進停車場中。
記者調查發現,中和街72號和88號門前設立的兩臺立式咪表均已不好使。6月29日上午,記者在南崗區教化街上看到,沿街2個臺式咪表管理的10餘個車位上已停滿了車,但正在運行的咪表上卻顯示著『無停車記錄』。隨後,記者詢問得知,這裡平時沒有人管理,車輛可隨意停放。
無卡也能停車管理秩序混亂
咪表停車場管理員每天下班時間為周一至周五17:30分,周末則延遲到18時許。那麼下班後,這些停車泊位又如何管理呢?對此,曼哈頓附近咪表泊車管理員說,『下了班,這裡就隨便停了。』
6月28日20時許,記者在頤園街上看到,街口設立的一個咪表泊車管理告示牌上寫著停車時間為6:00至22:00。雖然12個臺式咪表仍在正常運行,但很多停靠車輛都未刷卡。一位停在泊車位上的車主說,反正沒人管,刷不刷卡無所謂。兩名剛在停車泊位刷完卡的女車主認為,既然懸掛了咪表停車收費告示牌,就應派人管理,不然任何人都能進場停車,對於她們這些有咪表卡的車主來說很不公平。
說法 優先泊車公司:路改造成咪表銳減車主素質差致管理難
負責安裝、管理哈市電子咪表停車場的哈爾濱優先泊車管理有限公司咪表泊車指揮中心負責人表示,咪表從2001年正式投入使用後已陸續更新了四代。咪表開通後,其收費標准為:一級路段每小時8元,二級路段每小時6元,三級路段每小時4元。『咪表泊車收費標准是經過考察多個城市,並根據哈市車主普遍的經濟情況制定的。這一標准已經物價部門審批。』
對於咪表管理問題,該負責人說,管理員采取分班制,一般是上下午兩批人輪流管理。管理員下班時間為周一至周五17時30分,周末延遲到18時許。『管理員下班後,車主在咪表停車場停車主要靠自覺。由於車主素質不同,確實存在車輛在咪表停車場違規停車,逃避停車費用等現象。』
針對記者看到的咪表上計費顯示數額多達二三百元的現象,該負責人解釋說,立式咪表需刷兩次,即進場刷卡計費開始,離開停車場再刷一次,計費結束。『但咪表計費只限當天,也就是說從當天的8時開始至22時截止。管理員在下班前會用手中特殊磁卡對停車場內的車輛計費情況進行「小結」。因此不會出現車主離開後因漏刷導致百元以上損失的情況。』
該負責人表示,由於近幾年哈市道路施工改造及交通管制限行,咪表從投入時的千餘個縮減為目前的45個,擁有泊位360個,但咪表總體經營狀況始終是盈利的。『咪表泊車發展前景很廣闊,目前哈市相關部門正准備對咪表投放進行招標,如果中標,我們還將繼續擴大咪表泊車管理范圍。』
專家:咪表雖好但需配套推進
建設電子泊車計時收費系統,在發達國家已實施多年,它是管理城市泊車的有效手段。早在2001年哈市投入使用咪表前,深圳、廣州、昆明等城市已進行建設並陸續投入使用,取得明顯效果。2001年5月末,哈市已在繁華路段安裝咪表1339塊,建設泊位1800個。咪表開通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周邊泊車費用,一部分車輛分流到地下及周邊停車場泊車,緩解了繁華路段的停車壓力。但從其投入運營的時候起,部分車主便認為咪表停車收費過高,陸續又有車主反映咪表卡存在『吃費』、收費不透明等問題。截至2006年,加上中央大街進行輔道改造拆除了200多塊咪表,咪表閑置率已達50%。
從咪表『上崗』之初的千餘塊縮減至2010年的45塊,咪表在哈市城區內似乎已走入了一個是去是留的『十字路口』。對於目前哈市咪表縮減的狀況及市民反映的咪表在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哈市相關交通管理專家認為,咪表泊車本身並非是為多收費,而是鼓勵停車人快停快走,讓更多的人能夠停車辦事,從而緩解城市『停車難』問題,在國內外發達城市廣為使用,是當今國際通行的最先進的停車管理方式之一。
在已施行咪表泊車的城市裡,推行的主導是政府部門,待形成完善的系統後再交由企業管理。這就表明咪表泊車不是以收費為目的。其最終目的是通過價格杠杆,進一步加強城區道路停車管理,合理有效地利用道路停車泊位,優化靜態交通結構,緩解繁華路段日趨突出的『停車亂』、『停車難』問題。但目前,哈市從咪表的架設到管理、收費,完全成了企業行為。沒有相關系統性法律條文,也沒有系統性的配套措施,所以咪表管理企業的處境就比較尷尬。因此,健全咪表管理的法律法規及組織機構,設立咪表管理監督單位,處罰和經營管理並行,纔能使城市咪表管理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規可循,從而達到事半功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