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心理諮詢有證沒證的都在乾 相關部門:這行基本沒人管
2010-07-23 10:01:1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高虹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23日訊 隨著社會壓力的增大,人們的心理問題也愈加突出。但心理問題一定要到正規的心理諮詢或治療機構纔能得到解決,否則不但得不到緩解,更有變成心理疾病的可能。省心理工作信訪辦公室主任王麗紅表示,2007年信訪辦成立之初便陸續接到來自全省的心理工作投訴,『近兩年更呈上昇趨勢。』雖然2006年心理諮詢師協會與工商等部門聯合對哈市心理諮詢機構和心理諮詢師培訓機構進行過整頓取締,但由於缺乏系統的行業管理,心理諮詢市場狀況堪懮。

  心理諮詢處置不當

  患者心病變為『心魔』

  靚靚(化名)是個乖巧漂亮的女孩,大專畢業後在哈市某企業打工。由於沒有經驗,工作中受了些挫折,情緒低落,於是她在朋友的鼓動下向算命先生尋求幫助。可之後,原本愛唱歌、很活躍的靚靚變得討厭工作,不喜與人接觸,每天把自己鎖在屋裡。母親帶她找了四五家心理諮詢室問診,但幾位心理諮詢師都認為靚靚只是一般心理問題。諮詢了幾個療程後,靚靚非但不見好轉,反而開始動手毆打母親。最後,母女二人來到省心理諮詢師協會,經專家診斷,靚靚已發展為精神疾病,目前經過系統治療病情已有所好轉。

  與靚靚的情況類似,15歲的王明在哈市某初中上學期間散漫、不守紀律,漸漸地開始不願與人交往,學習成績也明顯下降。發展到今年,王明經常平白無故地扭打鄰居家的孩子,砸爛家中的用具。父母為此傷透了腦筋,本想找心理諮詢機構矯正孩子的異常舉動,沒想到,諮詢師認為王明的異常行為只是較輕的心理問題,用內觀療法進行治療便可自愈。但『內觀』了3天後,王明情緒突然失控,並砸壞了內觀室的物品。這時,該心理諮詢機構纔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省心理諮詢師協會常務會長朱廣雨表示,以上的案例均屬於被耽誤的心理疾病患者。其主要原因是那些心理諮詢師沒有達到單獨上崗要求,缺乏接診經驗,無法正確區分『病』與『非病』。『諮詢師通過與患者溝通後如果確定其為心理問題,則要進行心理疏導和諮詢;一旦發現病人已發展為精神類疾病,則必須建議其入院治療。』

  朱廣雨稱,心理諮詢師是對來訪患者進行『病』與『非病』、『心理問題』與『精神問題』判斷的一個過渡,一般沒有處方權,其所進行的心理問題量表測試也只是對病情的一種輔助措施,不能作為診斷其是否患有精神類疾病的依據。

  心理諮詢魚龍混雜

  缺乏行業管理

  記者在哈市道外區太古街、南崗區果戈裡大街、道裡區建國街等街路上看到,不少諮詢機構對外懸掛的的牌子上同時還標注著測評、企業策劃,有的甚至還提供家教、職業和婚姻介紹、技術轉讓等多方面服務。

  據了解,目前全省考取正規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證書的僅有8000人,其中哈市不足4000人。

  『只拿到職業資格證書也並不能直接從業。一般從業的話必須要在職業導師的帶領下接觸60個心理諮詢案例之後,纔能單獨為患者進行諮詢。』朱廣雨強調,2003年,國家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考試以來,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證書都是由國家勞動部門頒發的。市場上出現的『高級心理諮詢師』、『主任心理諮詢師』、『國際注冊心理諮詢師』等五花八門的稱呼實在不靠譜。『國家目前還沒有開展這些職業鑒定呢,何來高級、主任等職稱?』目前哈市心理諮詢行業有『雜牌軍』與『散兵游勇』濫竽充數。有些所謂的諮詢機構租個門面,掛個牌子,就敢進行『心靈開鎖匠』的工作,這對心理求助者來說無異於災難,病情一耽誤,後果不堪設想。

  『目前全國對心理諮詢師管理較為規范的城市只有上海,他們采取的是民政局與工商局聯合通過,讓當地的心理諮詢協會參與審批,進行行業內部把關。在諮詢機構經營過程中出現投訴先由協會進行鑒定、協調,最後聯合民政、工商一起執法。』朱廣雨說,哈市目前仍沒有對心理諮詢行業進行監管的部門。『我們現在一般采取的措施是,如果接到投訴,涉及培訓方面的發函給勞動部門;涉及諮詢機構的,則轉給工商部門。但多數督辦效果不明顯。』

  正是由於哈市心理諮詢業缺乏有效監管,市場需求快速膨脹,供求失衡,因此出現魚龍混雜的局面。大批不具備資質的人員湧向此行業,嚴重損害心理求助者的利益,甚至成為影響乃至危害人們身心健康和增加社會不安定因素的隱患。由於心理諮詢還沒有納入國家強制准入范疇,有證無證都去從業,所以出現了市場失控的局面。

責任編輯: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