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住哈市南崗區的盲人李大爺向記者反映,8月6日他在南崗區秋林附近的盲道上走路時,一堆佔道的物品險些把他絆倒。
連日來,記者兵分幾路走訪了哈市多條路段和多處公共場所,發現一些盲道缺失、鋪設不規范,甚至被車輛和各種設施肆意佔用,給盲人出行帶來很大麻煩。
盲聾啞學校前 盲道無頭無尾9日13時,記者來到南崗區盲聾啞學校門口,發現在這個盲人相對密集的地方,只有學校門前長約三百米的人行道上設有盲道,附近其它街道基本都沒有。而這僅有的一小段盲道上,很多地方鋪設得也不是很規范。
在校門口不遠處的一個公交車站臺,記者發現盲道上沒有與公交站相應的提示盲道(位置磚)和盲文車站牌,而只鋪設了行進盲道(導向磚)。每一段盲道都徑直通向前方,起點、轉彎處未有任何提示,甚至連通往車行道的終點處也是戛然而止,雖然距離斑馬線還有一段距離。
根據2001年國家建設部、民政部、中國殘聯聯合發布的《城市道路和建築物無障礙設計規范》規定,盲道主要有兩類,分別為條狀形的行進盲道和圓點形狀的提示盲道。在行進盲道的起點、終點及拐彎處,都應設有圓點形的提示盲道,且其寬度應在0.3~0.6米之間,長度應大於行進盲道的寬度,以告知盲人前方路線空間環境的變化,提示他們做好准備,因為盲人上路基本需要依靠這些腳底感覺。
其他地方沒有盲道也就罷了,醫院門口總該有吧?8日14時15分,記者在哈醫大一院門診部門前環視一圈,發現寬敞的路面上也沒有盲道。
經過大量走訪後,記者發現,哈爾濱市的大街小巷、鬧市商區,盲道普及率很低。雖然中央大街、中山路等一類街道上都設有盲道,但與其相鄰、相交的一些偏僻街道上則沒有。
《城市道路和建築物無障礙設計規范》要求,城市中心區道路、廣場、步行街、商業街、橋梁、隧道、立體交叉及主要建築物地段的人行道都應設盲道;人行天橋、人行地道、人行橫道及主要公交車站應設提示盲道。
北安街 垃圾鮮花都『霸道』
10日上午,記者來到道裡區北安街,發現一個小花壇不偏不倚壓住了盲道。不遠處,還有一堆建築垃圾,也堆在盲道上。
經緯街的情況則更糟:一輛輛汽車隨意地停泊在盲道上;施工的木欄圍帳搭建在盲道上;路口處,兩個道路警示標也把盲道『攔截』了。
8日12時20分,記者在香坊區珠江路上發現,這裡的盲道不僅鋪設得不符合規范,還多處損壞。記者粗略數了一下,僅蕾博爾酒店門前人行道上的一段盲道,就破損了五處。
而在珠江路的另一路段,盲道上竟設有一處下水道的井蓋和一處高壓電纜的的井蓋,雖然《城市道路和建築物無障礙設計規范》中明確規定『盲道宜避開天井蓋鋪設』。
此外,記者在香坊區木材街上也同樣發現了損壞的盲道。木材街上賣報亭的郭女士告訴記者:『這些盲道損壞很久了,一直無人理會。』
9日17時,雨後的道外區太平大街比較濕滑,一堆施工挖出的磚塊,隨意地堆在步道板上,將一條盲道『攔腰』截斷。
修路施工,本是造福市民的工作,可太平大街上堆放在的這些磚塊,卻給盲人出行帶來了困難。
盲道修建有法可依所謂盲道,是指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設施。盲道一般由兩類磚鋪成,有條形圖案的稱為進行盲道,標志這裡可以直行;帶點狀圖案的稱為提示盲道,它表示前面將有路口、障礙或有地形變化。在盲道的提示下,盲人可以通過較低感覺判斷前進方向。
我國的無障礙建設起步較晚,1985年,北京對部分街道進行無障礙改造;幾經醞釀,2001年8月1日,《城市道路和建築無障礙設計規范》開始在全國實施,此規范將城市中新改建的主路必須鋪設盲道等24條作為強制性條款要求在建設中執行——這是目前我國城市盲道建設的主要依據。
哈爾濱市為響應國家相關規定,體現社會對殘疾人和老齡群體的關愛和照顧,也加強城市基礎設施無障礙設計和管理出臺強制性舉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的《哈爾濱市城市無障礙設施建設管理辦法》就是其中重要一項,也是本市盲道建設與管理的又一重要依據。
目前,哈爾濱市包括盲道在內的無障礙設施,基本就是依據這兩個文件進行設計、鋪設、維護與管理的。
雖然有據可查、有法可依,但近日記者在走訪中感到,哈市盲人出行真正達到順暢無阻、行路不難,尚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據哈爾濱市殘聯維權部工作人員介紹,哈市現在共有盲人約7.2萬,『每個月我們都會收到很多關於盲道被佔用或設計不規范、不合理的投訴。』
盲道缺失、盲道鋪設不規范、日常維護管理無法到位等,這些是政府部門亟需解決的難題。而更大的問題是,現在的盲道仍然不能被人們所重視,很多人常常在不知情或無意中佔用盲道。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多數市民雖然知道什麼是盲道,但平常都不會刻意繞道而行。在道外區,記者看見一位姓王的女士正將自行車停放在盲道上,『我沒注意到這是盲道,所以把車停這兒了。』
還有部分市民,他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盲道,認為盲道是為了好看、城市的整齊規劃而鋪設的點綴。8日下午,在道外區太平大街上,一位女士就對路上這些條形磚很不滿,並向記者抱怨:『我不清楚那是做什麼用的,但是那些帶條形凸起的磚塊既硌腳,下雨天又滑,還存有積水,不小心走上去還容易扭到腳。』
也有些市民對是否需要保護這些盲道的必要性表示懷疑。他們認為,盲道修得本來也不完整,時斷時續形同虛設,平時更是不見有多少盲人在上面行走,佔用一下又能怎樣呢?
『我們非常重視盲道被佔用的問題,已經把收集到的情況反映給相關部門,並時常督促,希望可以盡早解決。』市殘聯維權部工作人員說。
道外區行政執法局的李科長則表示:『對於那些佔用盲道的小商小販,我們以清理勸導為主;對於違章車輛,我們會在車上貼違章通知單,請車主盡快到我們這裡接受處理。』李科長說,因為執法人員有限,多數時候他們只能重點區位看守,並派車巡視,一些偏僻的路面則監管不到。他呼吁,盲道事關盲人出行安全,希望每一個市民都能提高社會意識,不要佔用盲道;並行動起來,積極勸阻和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