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2日訊 日前,記者在東北網上看到一條女兒在一重點中學讀高二的父親發的帖子:暑假臨結束前,他無意中在16歲女兒的書包裡發現了安全套……他震驚、氣憤、無奈,不知所措。他不知道曾經的乖乖女,到底是怎麼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在此則帖子後面,不少人迅速跟帖,點擊量也在不斷增加。有的網友感嘆,『真是世風日下,一代不如一代,喪失廉恥』;有的網友說,『時代發展了,觀念得更新,避孕套是現今女孩子自我保護的手段』;有的網友甚至表示,『孩子現在都早熟,嘗試「性」沒什麼大不了』……網友『一陣風』甚至爆料:現在不少中學生都有性行為,帶安全套不稀奇,早孕的正利用暑假做流產呢!
難道,我們的孩子早熟到讓父母震驚和煩惱嗎?難道,我們的孩子面對『性』竟是如此的開放和隨意嗎?面對『少女書包內安全套』事件,面對網友的爆料,記者進行了一系列調查。了解到的結果的確令人有些不安———
【學生流產,不得不面對的尷尬現實】
調查,走訪,
感受學生中存在的『尷尬』問題
幾天前,記者來到某市級醫院的婦產科。『暑期來做人流的女孩子確實增加了,不少是在校學生。進入8月以來,平均每天要做20多例人流手術,其中有一大部分是未婚先孕。』翻了一下案頭的病例,哈爾濱市一家醫院婦產科報出的數據令人擔懮。在該醫院婦產科記者看到,前來做人流的年輕女孩子比例挺高。一個滿臉稚氣的女孩子在拿到化驗單時還帶著羞澀。醫生問:『你今年多大了?』女孩回答:『18歲。』醫生說:『要報實際年齡,要根椐年齡給你配藥。』女孩子說:『15歲。』據該醫院的李醫生介紹,雖然很多做人流的女孩子都隱瞞自己的真實年齡,但是憑她們的經驗可以判斷很多是學生。尤其是在暑期,來做人流的學生比以往要多。
在婦產科診室記者看到,一位滿頭紅發的時髦女孩正小聲埋怨身旁的男伴。經記者了解,她是市內某職高高一學生,今年17歲,已經有過一次流產經歷,上次做流產是去年暑假期間。說起流產,女孩兒滿不在乎。
現場所看到的,讓記者切身感受到了學生性問題的嚴重和她們的不以為然。學生流產問題,正成為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尷尬現實。
暑假?產假?
暑期性行為引發早孕,暑期學生流產增加
據一位王姓婦科醫生反映,如今學生同居的現象比以往增多,大學生中更是有不少男女朋友租房同居,但由於相應的避孕知識和措施不足,帶來的後果之一就是女學生甚至女中學生未婚先孕的增多。王醫生告訴記者,今年7月暑假剛開始時,該院便接診了一個來做人流手術的女患者。她是哈市某中學的一名在校學生,是在母親的陪伴下來檢查的。醫生診斷該女學生已經懷孕5個月,超過了實施人流手術的期限,最後女學生不得不做了引產手術。另一個例子是,剛滿18周歲的莉莉在南方上大學,8月初回到哈爾濱。媽媽發現她身體有些異樣,趕緊帶她到醫院做了全身檢查,檢查結果證實了媽媽最不希望看到的結果:莉莉懷孕了。原來,在大學她與男友多次發生過性關系。面對現實,莉莉不得不做了流產手術。
18歲?13歲?
初高中生走進產科,流產低齡化讓人痛心
據某婦幼保健院婦產科一名醫生介紹,中學女生懷孕現象不但日漸增多,而且年齡越來越小。原來這些懷孕的中學女生年齡一般都在15歲至17歲,現在已出現13歲女生懷孕的現象。日前她接診了一名年僅13歲的某學校初一學生,而陪著她來的是一名年齡不到18歲的男孩,在向她詢問病情時,她連基本的生理常識都不太了解,更別談如何避孕了。醫生說,醫院候診的走廊中,時常會出現一些稚氣未脫的青少年。雖然這些青少年口口聲聲稱自己年齡已有20歲,但據醫護人員的經驗判斷,她們頂多十六七歲,更有甚者,有時還有穿校服背書包來醫院檢查的現象。在她們接待的流產患者中,初高中在校學生佔了流產患者總人數的一成多。該醫生還介紹說,該院曾對非普高類學校的中學生進行過專項調查,結果顯示:近兩成承認有性行為經歷,近一成發生過早孕!她說,『據統計,去年有不少的緊急避孕藥品由學生購買。』『許多少女並不知道緊急避孕藥應該如何使用、何時使用。曾有懷孕七八個月的女孩,跑來諮詢能否緊急避孕。更有即將臨盆的少女,挺著大肚子尋求避孕方法。』
無畏?無知?
少女流產4次毫不在乎,漠視生命令人震驚
記者采訪的醫院7月份曾接待了一個18歲的女生,已經流產4次,這意味著她的健康狀況受到嚴重影響,還意味著她將來可能無法生育。但出乎意料的是,這個女生竟然很漠然地表示:『這沒什麼,早就習慣了。』一位婦產科大夫痛心地說:『暑期以來接待了幾十名學生,許多來醫院進行流產手術的少女都有多次流產史。前幾天一個學生模樣的女孩來做「人流」,走進手術室,醫生還沒來得及跟她說有關的流程,她就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完了,動作嫻熟。』還有一個年僅15歲的技校生小露(化名),攜男友、同學一幫人來到醫院。因為不敢讓家人知道,現場還出現了陪伴的同學為她湊手術費的情景。記者不由想起一位朋友敘述她見過的情形,『那天逛街時,無意中聽到兩個看起來年齡很小的女孩子在論談自己墮胎的過程,她們怎麼說得那麼輕松啊,好像在說別人的事情……』
茫然?盲目?
學生流產膽怯恐懼,身心損害貽害無窮
在一家婦科醫院的網站上,不少問題引起了記者的關注:『無痛人流真的不疼嗎?做無痛人流需要多長時間?我今年18歲,做過3次流產,以後結婚會不會影響生育?』這些看似專業卻又懷有恐懼的問題,其實暴露出了少女流產的心理恐懼。據醫生介紹,人流手術本身就是對身體的一種傷害,目前,早孕做流產後患上不育癥的幾率佔到7%?10%。
記者在一所重點中學進行了小范圍的隨機調查,當記者問到知不知道如何纔能達到避孕時,10名學生中絕大多數表示不太清楚。
現在的少男少女生理成熟期普遍提前,心理發育卻相對滯後,大多數懷孕少女都不知道自己是何時懷孕的,她們發生性關系後一般都存僥幸心理,即使知道自己懷孕了也不敢告訴父母,容易錯過人工流產的最佳中止妊娠時機,要承擔很大的風險。有的女孩子隨便找家小診所,用不正規的流產方法,流產後也不注意休息,輕則會導致婦科病,嚴重的會影響日後生育。況且在校的女生由於身體沒有完全發育完成,所以在進行性生活和懷孕的過程中,女學生沒有足夠的承受能力,做人工流產,也有可能出現各種並發癥,如引起大出血、子宮穿孔、感染等,多次人流還可能引起生育困難、不孕、失去生育能力等,甚至宮頸癌的發生率要比常人高四五倍。
宣傳?誤導?
人流廣告泛濫,堂皇入侵校園
如今,學生意外懷孕做人流手術已不再是什麼新鮮事了,很多專科醫院和門診看准了這個『商機』,於是無論在公交站牌、路邊、電線杆上,還是網絡上,隨處可見這樣的宣傳:『你還在為意外懷孕而擔心嗎?本院三分鍾無痛「人流」將把痛苦變為享受,學生憑學生證可以打六折』、『無痛人流,憑學生證享受6折優惠,你還在等什麼』、『醫院特為大學生推出人流優惠套餐,為廣大學生解決意外懷孕的煩惱』……記者致電哈市一家做人流廣告的私立醫院,接電話的醫生告訴記者,該院的微管可視無痛人流手術自暑假以來已經接待了幾十名早孕學生患者。她介紹,由於正確健康的性知識宣傳力度不夠,加上暑期學生自由活動的空間相對較大,單獨相聚的機會也較多,造成少女早孕流產率在暑假後期直線上昇。近幾年每逢暑假,來做人流的人數就會增加。據了解,前來做人流手術的以16?23歲的女性為主,大學生居多,中學生也時常出現。
【學生流產,誰之過?】
『公園、公交車站,你可以看到不少穿著校服的學生摟摟抱抱、卿卿我我,年輕人抱著親著很容易就「出事」了。』一位醫生說。的確,監管真空,導致學生偷嘗禁果,懷孕、流產等我們不願看到的情況發生。
學校性教育的缺失
一位資深中學教師說,在性教育問題上,一些學校也確實付出了不少努力,但更多的學校卻選擇了沈默和無為。即便有些學校開了性知識課,但他們在教學中也大都是低調處理:大學裡把『安全套』發放機裝進校園,曾被校方認為是縱容性行為;中學老師們講生理課時不敢抬頭,怕被學生叫做『性老師』。老師尚且羞答至此,何況學生呢?他們接受性教育知識的渠道太少且不正規,對性的認識就容易產生偏差,進而影響到身體和生理的健康發育,造成不良後果。
家庭性關愛的滯後
學校教育責無旁貸,家庭教育也難辭其咎。現在的家庭,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家長重視孩子的學習,卻忽略對孩子成長的關心。同時父母對孩子的溺愛,使他們過於自我,朦朧期會在同伴中尋找一種感情寄托,在交往過程中易產生衝動,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一旦發生這種現象,絕大多數家長一方面將其視為洪水猛獸,另一方面又羞於與孩子談性。但是,隨著社會開放程度的日益擴大,對那些情竇初開的孩子而言,家長的沈默根本堵不住孩子的好奇和實踐。應該說,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的不良示范已成為造成『少女流產』現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社會性責任的缺位
有人會問,現在的新一代怎麼了,記者認為這應該和她們所接觸的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不作為,將教育機會拱手相讓的同時,現在社會上的各類宣傳、網絡色情信息、賣淫嫖娼現象的泛濫成災,愛情電影、電視劇的過分渲染,『一夜情』、『性福』、『性趣』這些被異化的文字,無不在污染著新一代的心理健康,也是青年生理上成熟早、造成『性開放』的原因。我們不得不承認社會責任缺位,在不健康雜志、影視、音像甚至網絡傳媒的不良熏染下,的確有一些學生過早『成熟』、過早戀愛、過早品嘗愛情的禁果,甚至,在他們還懵懂無知之際,過早的要面對諸如『早孕』、『流產』這樣的尷尬和難題。
【學生流產,呼喚采取有效措施】
少女的4次流產如果還喚不起我們的教育良知,那麼,我們到底還要讓青少年為性無知付出多少代價呢?是家長、學校乃至社會引起關注並采取有效措施的時候了。
心理學專家:
『潔愛教育』要盡早抓起
學生『早熟』已成為一種現象,站臺上、公車上、電影院裡、KTV、迪吧……隨處可見那些穿著校服成雙入對的學生們,其親密程度,令人懮心忡忡。心理專家孫女士說,雖然他們已經接觸了些相關生理知識,但心智尚未成熟,他們根本不能承擔由此帶來的後果。目前,國內對青春期心理的引導還不及時、不到位,『潔愛教育』要盡早抓起,要教育孩子潔身自好。涉世未深的學生只顧追求所謂的愛情,而忽略了自身的未來和責任,要讓孩子知道,如果沒有事業,情感便無從談起。
對於如何進行『潔愛教育』,除了自我約束外,還需要社會、家庭、學校三方努力,加強教育,防止過早的性行為,從而避免早孕對學生造成的身心傷害,希望青少年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為此,社會理應承擔起責任。另外,完善醫療機構服務,建立『少女熱線』之類救助機構與途徑,也可以為青少年良性觀念的引導和樹立做基礎性的服務和引導工作。
資深教育工作者:
學校、社會性教育需要完善
一位資深教育工作者說,事實上,性教育決不是哪一個部門所能解決的,它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形成合力,進而更好地促進性教育的開展,任何一方缺位都只會使性教育事倍功半。導致中學生走到墮胎這條路上的最大禍首就是避孕常識的缺乏,既然如此,就應該把避孕常識引入課堂,從源頭上減少學生因偷吃禁果而帶來的身心痛苦。建立嚴格的制度,采用適合青少年心理的方式在青少年中普及性與健康知識,對他們進行相關的預防措施教育。在社會中同時建立青少年生殖健康援助中心、開闢少女熱線、建立早孕QQ群等,都能充分發揮社會在性教育上的作用,切實為青少年營造一個健康向上的成長環境,讓孩子懂得自尊自愛,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的身體不受侵害。
親子關系專家:
父母性教育需要補課
心理專家分析,十多歲是孩子心理和生理趨於成熟和完善的青春期,有性的困惑很正常,這尤其需要家庭和父母的及時指導。專家認為,家長應該及時關注孩子的心理世界,每天要至少抽出半個小時陪孩子聊聊天,用朋友交流的語氣了解一下孩子一天的心理歷程。同時要及時關注自己孩子的交友群體,從這些群體中,看到自己的孩子是上進型的,還是非上進型的,及時予以教育。如果一旦發現懷孕等情況,應考慮到孩子的恐懼心理,家長需先對孩子能告訴家長表示肯定,因為她懂得保護自己。其次進行適當的性教育開導,讓孩子理解什麼是理性的性愛,什麼是責任。最後告訴她,現在是以學業為主的時候,發生性行為會對身體和學業產生很嚴重的後果,應該多為自己的未來著想。應該注意,一方面要尊重孩子的尊嚴,同時也要起到教育作用。
婦產科醫生忠告:
一定要保護好我們的女孩兒
婦產科醫生提醒少女,要潔身自愛,保護好自己。發現懷孕,要及時告訴家長。一旦做了早孕流產,要注意:術後一個月不能再有性生活;好好休息,同時要講究衛生,護墊要乾淨,預防感染;到正規醫院檢查,因為一些小醫院的消毒可能不夠合格,極可能患上腹腔、盆腔炎癥。
醫生也提醒家長,十幾歲的中學生,正處於對異性、性非常好奇的階段,所以此時偷嘗禁果也並不稀奇。雖然過早涉足性並不值得提倡,但最好的辦法還是讓孩子多了解有關性、避孕、懷孕、艾滋病防治的知識,多了解防護知識更為重要,從而纔能更好地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