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1日訊(記者 顧碩)在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將建設高標准農田作為一項任務單獨提出。並要求把800個產糧大縣的基本農田加快建設成高標准農田,建設穩固的商品糧基地。結合我省重點縣建設實際,提出了高標規劃、高標准組織等六大指導性意見。這是記者17日從全省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工作推進會議上獲悉的。
——高標准規劃。各項目單位要嚴格遵照所在流域規劃,縣級農田水利建設等相關規劃,突出以提高農業抗災能力,加強高標准農田建設為重點,以提高糧食穩產、高產為目標。精心選擇重點縣建設內容。重點縣建設以現有大中型灌區的田間工程、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續建、配套和改造及旱田高效節灌溉工程為主,可以因地制宜地適當建設新項目,大力建設小型水源工程。
——高標准組織。各市縣要強化政府的統合力度,以縣級農田水利規劃為依據,以小農水專項資金為引導,以重點縣建設為平臺,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為目標,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各負其責、優勢互補、各記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則,在不改變資金性質和用途的前提下,積極整合各級各類涉及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資金,統籌安排,集中使用,進一步拓寬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投入渠道。
——高標准施工。建設單位應對資金、工程質量、進度全面負責。建設單位要堅持工程建設實施招標投標制,要由專業施工隊伍參加建設。要嚴格執行批復設計文件,按水利工程建設施工技術規范和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的有關文件要求,嚴格把好質量關,抓好工程建設。建設單位、監理部門和施工單位要嚴格把關,選擇合格的建築材料,嚴禁以次代次。鋼材、水泥等主要建築材料,必須進行復檢,檢驗指標不合格,嚴禁使用。
——高標准管理。創新管理,建立健全有效的農田水利建管體制與機制。建專業管理和農民自主管理相結合的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支持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允許通過承包、租賃、拍賣經營權等方式,實現經營權的流轉。
——高標准建設示范區。突出建設重點,增強示范效應,各重點縣要在加強渠系及建築物配套的基礎上,水田建設規模不小於3萬畝的現代化灌排渠系和末級渠系節水改造示范區;旱田建設規模不小於2萬畝的高效節水灌溉項目示范區。
——高標准宣傳。加大宣傳力度、增強示范效應。各地要在報紙、電視、網絡等媒體上加大對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的宣傳。通過宣傳,調動廣大農民大乾農田水利建設的積極性,促使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大力支持農田水利建設,形成一個良好的發展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