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3日訊 記者2日從有關部門了解到,房地產二次調控政策出臺『滿月』了,但在剛性需求的支橕下,哈爾濱市樓市保持平穩,成交量雖有所放緩,但房價未出現大幅波動。而在松浦大橋通車、路改工程竣工及新區建設順利推進等利好消息的刺激下,個別地段房價仍有所上漲。
路橋竣工個別房價不降反昇
據了解,歷時兩年半的建設,松浦大橋於10月13日正式通車,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多年來制約江北岸居民出行的瓶頸。在緩解兩岸交通壓力的同時,也帶動了江北樓市進一步昇溫。在松浦大橋通車後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裡,松北區及利民開發區部分樓盤悄悄地調整價格,最多的每平方米上調幾百元。雖然個別樓盤推出了打折促銷活動,但多是為了吸引購房者眼球的噱頭。而在親身體驗到了交通順暢、看到江北城建發生的變化和看好未來美好發展前景後,近一段時間關注江北各樓盤房子的市民多了起來。
隨著配套設施不斷完善、認知度提高,群力新區良好的居住環境受到更多市民的認可。道路陸續通車、公交車駛進新區、兆麟小學等名校落戶、主題公園陸續竣工、部分樓盤開始進戶,群力新區人氣逐漸提昇,成為一些市民購房的首選。尤其是友誼西路打通在即,從道裡中央大街去往群力新區的車程大大縮短,導致新區內樓盤銷售日趨火爆,價格也呈上漲趨勢。同樣,哈西地區、阿城區、平房區一些樓盤也受到購房者的追捧。
我市日均銷售超百套商品房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10月,我市入網商品房銷售量為3181套,日均銷售量剛好超過百套,如果除去『十一』黃金周的7天銷售量(160套),從8日至31日,我市共銷售商品房3021套,日均銷售量120多套。這一數字較前幾個月的銷售情況基本持平;在戶型選擇上,面積在30平方米至90平方米的中小戶型仍是購房者的最愛,既實用,又能滿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兩室一廳最受歡迎。
相關部門日前公布的數字顯示,當前我市居民住房消費仍以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為主,在其佔住房消費總量的比例基本保持不變的前提下,銷售套型比例由90平方米以下,逐漸向90至120平方米轉移,說明隨著經濟發展和群眾居住水平的不斷提高,需求結構由自住型逐漸向改善型消費方式轉移。
有業內人士分析,國家出臺房地產調控政策及房貸利率提高對購房者的心理會有一定影響,導致部分購房者可能會暫時推遲購房計劃,但剛性需求依然是市場購買主力,畢業大學生、80後准新人、動遷居民及外地來哈就業等人群購房需求依然強勁。而人們在經過一段時間對政策逐漸消化理解後,購房將越來越趨理性,對樓盤的綜合要求也將更高。
三成人認為哈市房價將保持平穩
據介紹,今年是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出臺最為頻繁的一年,4月17日,被稱為『史上最嚴厲的調控新政』———『新國十條』出臺,9月29日,國家相關部委再次出臺樓市調控政策『新國五條』,10月20日,央行宣布加息,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同步調整,一道道『緊箍咒』無疑劍指一些城市『高燒不退』的房地產行業。那麼,頻繁出臺的調控政策對市民購房有何影響?後新政時代,哈市房地產市場走勢如何?搜房網日前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顯示,超過三成的受訪者認為,『二次調控』出臺之後哈市房價將繼續保持平穩;認為房價將逆勢上漲的比例為13.3%;認為房價將輕微下跌的受訪者比例為28.3%;認為房價將大幅下跌的只佔16.8%。
調查結果顯示,26.9%的受訪者表示,不會受二次調控政策的影響,將繼續自己的購房計劃;37.2%的受訪者認為,哈爾濱不會出臺『限購令』;24.4%的受訪者認為,對置業影響最大的是『三套房貸全面叫停』;因首付提高而影響購房的受訪者比例佔18.5%。
市民出手買房擔心房價還會上漲
為了給即將結婚的孩子准備新房,市民劉女士打算在房價相對較便宜的江北買房。日前,她驅車到江北各樓盤跑了一圈,發現這裡的房價比想象的要高很多。按劉女士當初的想法,江北的房子建築面積每平方米不會超過三四千元,一套使用面積6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總價應該在40萬元左右,可實地一打聽,嚇了一大跳,好一點兒地段的房子,均價已超過了每平方米6000元,加上樓層加價,房價快趕上江南了。可看到周圍不少人都在躍躍欲試准備買房,劉女士又擔心,如果現在再不出手,房價恐怕還會漲。劉女士告訴記者,雖然國家一次次出臺政策,但她並不敢肯定未來房價一定會下跌,與其以後後悔,不如先把房子買下來。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現在購房者仍以本市市民為主,剛性需求佔絕大多數,但也有投資購房者的身影。
房價到底還會不會繼續上漲?可能沒人能給出一個准確答案。相關部門日前公布的數字顯示,前9個月,哈市新建住宅價格高位運行,同比上漲6.9%,自4月份起連續6個月同比漲幅超過7%。剛性需求是拉動房價上漲的主要因素。以改善居住現狀、結婚購房和就業購房等為主的剛性需求仍佔主流。另外,保值、增值預期影響房價上漲。部分購房者認為哈市房價仍有上行空間,進一步膨脹了哈市購房者對房價上漲的預期,從而對房價上漲產生一定影響。
二手房價堅挺中小戶型受歡迎
記者從我市二手房市場了解到,調控新政及房貸利率調整後,二手房市場保持平穩,價格依舊堅挺,成交量也未現大幅下滑。中小戶型因很容易被購房者接受,依然是市場成交的絕對主力。
世紀振達房地產公司總經理華顯卓告訴記者,『十一』長假後,二手房交易量保持平穩,和上個月相比變化不大,價格堅挺。華顯卓認為,雖然此次的加息額不大,但政策疊加效應無疑將對投機炒房者的威懾力更大,而對剛性需求購房者來說,影響不是很大,該買的還會買。
嘉誠房地產公司董事長程玉龍認為,國家多次頻繁出臺調控政策,抑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但在我市,普通老百姓自住和改善住房條件的購房需求仍十分巨大,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剛性需求仍然會大量存在,即使他們暫時選擇觀望,但一段時間後,這些人依然會下手購房。
對於二手房市場未來的走勢,溫氏房地產公司董事長溫利農認為,房地產保值增值能力也越來越被消費者認同。隨著近年來房地產市場發展越趨成熟以及經歷過多次調控的洗禮,消費者購房心態已變得更加成熟、平穩。
新聞鏈接
樓市二次調控政策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精神,國家有關部委日前出臺措施,這些措施主要包括:各地要加大貫徹落實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政策措施的力度。房價過高、上漲過快、供應緊張的城市,要在一定時間內限定居民家庭購房套數。完善差別化的住房信貸政策。各商業銀行暫停發放居民家庭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對不能提供一年以上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地居民暫停發放購房貸款。對貸款購買商品住房,首付款比例調整到30%及以上;對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家庭,嚴格執行首付款比例不低於50%、貸款利率不低於基准利率1.1倍的規定。各商業銀行要加強對消費性貸款的管理,禁止用於購買住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