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經歷過四次全國人普 看祖國日新月異變化——專訪省人普辦主任劉樹勝
2010-11-06 18:00:56 來源:東北網  作者:張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省統計局副局長、省人口普查辦公室主任劉樹勝接受東北網記者專訪。東北網記者 張強 攝

  經歷過四次全國人普 看祖國日新月異變化

  ——專訪黑龍江省統計局副局長、省人口普查辦公室主任劉樹勝

  東北網11月6日訊 ( 記者 張強 ) 從11月1日至10日,是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入戶調查登記的工作時間,黑龍江省20萬名普查員深入到千家萬戶去登記信息。6日,東北網記者專訪了黑龍江省統計局副局長、省人口普查辦公室主任劉樹勝。作為參加過四次人口普查的老『統計人』,劉樹勝最大的感慨就是,從統計工作上看,在幾十年中,國家繁榮富強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問:請劉局長簡要回顧一下參加過的幾次人口普查。

  答: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已經成功進行過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分別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和2000年。從1982年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開始,我就已經參加了普查工作。當時我在齊齊哈爾市統計局工作,負責編碼和統計。回想起第三次人口普查,劉樹勝饒有興致地說,當時人口普查所統計的項目很少,按戶統計的項目有6項,按人統計的有13項。由於當時是計劃經濟時代,人員基本是不流動的,統計工作相對簡單。

  到1990年人口普查時,統計的項目相對多了一些,但仍沒有太多變化。劉樹勝說:『當時常住人口的標准是按一年計算的,其他項目如文化、年齡、生育等問題,不像現在統計的項目這麼多。』但為了反映人口遷移和流動數量增多狀況,普查內容在上次普查基礎上又增加了五年前常住地狀況和遷來本地原因兩項,達到21項。

  到了2000年,為科學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與規劃,我國組織開展了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這次普查有許多新特點:一是增加了普查內容,共計49項,分為按戶填報的項目和按人填報項目,比上一次普查增加了28項;二是第一次采取長短表的技術;三是改變了常住人口的標准;四是改變了普查時間;五是增加了『暫住人口表』;六是首次采用光電錄入技術。

  『通過前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歷程,人口普查工作得到了逐步提高和完善,通過不斷自我探索和學習借鑒國際上的成功經驗,人口普查工作逐步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劉樹勝說。

  問: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與往次有什麼不同,主要特點和難點是什麼?

  答:這次普查與以往的不同主要表現在三個特點和四個難點上。第一個特點是,首次采取了遙感影像技術繪制普查區域地圖,以進一步保證普查地域的全覆蓋。第二個特點是,普查對象的變化,過去只普查登記常住人口,這次即登記現有人口,同時登記戶籍外出人口,還要登記港澳臺和外籍人口。第三個特點是,由於普查對象的變化,普查員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了。對於人戶分離的人口,即要在居住地登記,還要在戶籍所在地登記,即所說的『兩次登』。

  這次普查的四個難點主要是流動人口,人戶分離人口,出生、死亡人口的准確登記難和普查員入戶難。

  問:您參加過四次全國人口普查,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答:通過參加第三、四、五、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活動,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國家的巨大變化,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並在逐步走向繁榮富強。通過在普查活動中可以發現,人口流動也是經濟繁榮的具體表現。如經濟搞活了,人們的就業渠道更寬,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城市人口之間的流動等;居住環境的改善,人戶分離現象更多更普遍。

  還有一點,就是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如人們保護隱私的意識更強了,比如現在普查難點之一就是普查員入戶難,普查員很難走進一些封閉性的小區。再比如離婚現象,過去人們是很回避這樣的話題的,普查員也很難問出口,但現在人們更寬容,也會很坦然自己的婚史,很配合普查員的調查。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入戶調查登記工作還有幾天就要結束了,今年年底,省統計局將會公布我省的一些主要指標,如人口、住房等,全部結果大概在明年年底前發布。

責任編輯:連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