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安全便捷的出行環境是廣大市民的強烈期盼。11月1日,哈爾濱市交通、公安、監察等部門聯合開展打擊非法營運黑車專項治理行動。這次打擊『黑車』將給哈市公共交通服務帶來怎樣的變化?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34處黑車窩點現形
記者了解到,近日,哈市交通部門對黑車市場進行了摸底,目前哈市主城區共有34處非法營運『黑車窩點』。而至於黑車的數量,交通部門的負責人表示,由於黑車流動性大、判定難等因素,暫時還無法確定。
談到黑車,身為出租車司機的小張感觸很深。『我經常能在火車站、公路大橋、大專院校門前看見一些開著私家車的人喊客。只要成本能合上,他們就拉,對我們正規出租車來說,衝擊特別大。而且,黑車非常不安全,一旦肇事,根本找不到責任人。』
目前哈市黑車以何種形式存在?據哈市交通稽查部門負責人介紹,目前,哈市黑車主要是以假出租、套牌車、長途客運跑線黑車、黑旅游車、黑送子車、非法營運貨車以及自用私家車從事非法營運這幾種形式存在。它們有的依附在公交或長途客運線路上,有的集中在大型商場、娛樂場所、各旅游區域、各大專院校、松花江公路大橋周邊、哈爾濱火車站、城鄉結合部和公交換乘較為不便的居民小區內,嚴重擾亂了交通運輸市場秩序。而且,這些車輛車況一般都較差,有的已接近報廢,存在相當大的安全隱患,一旦發生重大交通事故,群眾的利益根本得不到保障。同時這部分黑車嚴重破壞整個運輸市場秩序,偷漏稅費,壓價競爭,影響了合法營運車的正常營運。
利益驅動黑車屢禁不絕
無證經營的黑車司機為何如此囂張?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一是黑車營運的高額回報率,二是主管部門對黑車營運監管不到位,另外,公共交通發展不足為黑車提供了生存空間。
的哥小張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輛出租車白班夜班加一起,每天的收入大約在600元左右。除去每天要交給公司的150元和200元左右的油錢,白夜班兩名司機每人每天大約能賺120元左右。而黑車不用交各種費用,花1萬多元買來一輛臨近報廢或已經報廢的車就可以乾,一天淨賺400元,每月收入1萬多元。可觀的收入讓不少司機鋌而走險乾上了黑車的行當。
而一些業內人士認為,監管打擊不到位是黑車屢禁不絕的主要原因。一名的哥介紹說,雖然管理部門一直在喊『打』黑車,但力度不大,很多的哥都是這種感受。而且,一些的哥認為,很多黑車都有『保護傘』。因為敢養黑車的,除了社會閑散人員,下崗職工、殘疾人等低收入人群,大多數都是有『背景』的,甚至還有執法者。如果把『保護傘』除掉,黑車肯定會大幅減少。
哈市交通部門一位負責人分析認為,黑車之所以屢禁不絕是因為有市場需求,目前,由於哈市公共交通不夠發達,很多地方都沒有公交車,市民出行不方便,無奈之下只能選擇既經濟又實惠的黑車,這就為黑車提供了生存空間。
打擊黑車任重道遠
11月初,哈爾濱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市監察局三部門聯合開展的專項治理打擊黑車行動正式啟動。
哈市交通行政綜合執法支隊負責人表示,這次行動哈市將重點打擊套牌出租車、非法營運黑車,以及出租車強行拼客等違法違規行為,嚴厲查處國家公務員私養黑車、充當非法經營者『保護傘』的行為。查處黑車一律上限處罰,而且,將在全市道路交通運輸行業實施『十個一律』,徹底淨化客運市場。
同時,記者從交通部門了解到,為嚴整行業隊伍,交通部門將對出現以下六種行為的交通管理人員和稽查人員,一旦查實,立即開除隊伍,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一是為黑車充當『保護傘』的;二是在各類行業配損管理中,倒賣資格證的;三是利用職權收受好處,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的;四是采用『釣魚』方式執法的;五是收受好處將查扣的違法違規車輛私下放行的;六是因野蠻執法、不作為、亂作為造成重大不良社會影響的。
哈爾濱工業大學一名交通專家建議,哈市打擊黑車要想治標又治本,一方面加大打擊力度,嚴肅查處駕駛員及幕後『黑手』,另一方面應該加大力度發展公共交通,倡導公交優先,提高公交線網覆蓋率,讓黑車無孔可鑽,這樣它就沒有了生存空間。